城市一代:世纪之交的中国电影与社会

城市一代:世纪之交的中国电影与社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真 编
出品人:
页数:370
译者:
出版时间:2013-9-29
价格: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909939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电影
  • 文化研究
  • 电影研究
  • 城市
  • 張真
  • 当代中国
  • 文化研究&文化史
  • 张真
  • 城市影像
  • 世纪之交
  • 中国电影
  • 社会变迁
  • 青年群体
  • 文化反思
  • 电影史
  • 城市化
  • 影像记录
  • 时代记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旨在深入分析,在20、21世纪之交孕育出中国城市一代电影的历史与社会语境,探讨其美学创新,及其与主流国产电影工业和国际电影市场之间矛盾而复杂的关系。研究聚焦于城市一代导演群体面对社会巨变的感性认知,记录现实的冲动,对于性和性别问题的表现等。作者强调,在新城市电影中,另外一批人成为银幕上的主角,他们是普通人和城市边缘群体,包括无所事事的漫游者、小贼、性工作者、邮递员、出租车司机、民工等。事实上,这些“流动的城市形象”通常由非职业演员出演。全书视野开阔,观点深刻,为意味丰富的、正在变化行进中的当代中国电影和文化现象,提供了一份多侧面的研究报告。

作者简介

张真,美国纽约大学艺术学院电影学系副教授(兼职历史系和东亚研究系),博士生导师。生于上海,1980年代初曾在复旦大学攻读新闻专业,后去瑞典、日本和美国留学。1991年获美国天普大学(东京分校)人文学士,1993年获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比较文学硕士,1998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文明语言和电影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曾获得美国电影和媒介研究协会(SCMS)的最佳论文奖,本书即由此发展而来。在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和任教一年后,从1999年起在纽约大学执教,2005年获终身教授资格。著有诗集《梦中楼阁》(春风文艺出版社)。

目录信息

英文版鸣 谢张真

亲历见证: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都市电影 张真
背叛不需要理由?——中国新一代城市导演与90年代以来的电影格局 张英进
贾樟柯的独立电影:从写实主义到跨国美学 马杰声
中国新纪录片:从现实到纪实 裴开瑞
城市拆迁——当代中国大众电影与先锋艺术中的城市空间重构 鲁晓鹏
重描城市的伤疤——九十年代城市电影中的拆迁与纪实冲击的限度 柏右铭
攀登摩天大楼:《马路天使》(1937)和《美丽新世界》(1998)中的世界性消费影像 潘晓照
荡游者何往?——中国大陆九十年代城市电影的“空间实践”与“负诗学” 黎肖娴
宁瀛的北京三部曲: 年纪、阶层及性征的影像建构 崔淑琴
张元的想象之城以及中国“杂种”的戏剧化 贝蕾妮斯·雷诺
银幕内外的赵先生:都市男性欲望的尴尬 钟雪萍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警察题材的电影作品初探 史耀华
都市幻景、魅影姊妹和新兴艺术电影的特征 张真

附一 城市一代电影工作者 查尔斯·里瑞编
附二 撰稿人简介
中文版后记 张真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始终保持电影语言分析的在场这是大陆电影研究领域最缺乏的。

评分

关于第六代导演作品研究的论文集,从美学、社会学、电影学等多个角度,剖析第六代导演代表作品的内涵与意义。对中国城市里的普通人和边缘群体在世纪之交大转型时期的命运和生活状态的展现,堪称第六代导演作品的最重要的主题,“城市一代”的书名由此而来。五年前初读时,曾因这些论文的专业性和学术性较强,难以完全进入;这两天再读,却已经是津津有味,乐在其中。这或许也是一种不问成果的成长与收获吧。

评分

终于读懂了张真的文章…

评分

挑了有意思的几个看看,理论术语好多啊。对好几个没看的电影都期待很多啊

评分

关于第六代导演作品研究的论文集,从美学、社会学、电影学等多个角度,剖析第六代导演代表作品的内涵与意义。对中国城市里的普通人和边缘群体在世纪之交大转型时期的命运和生活状态的展现,堪称第六代导演作品的最重要的主题,“城市一代”的书名由此而来。五年前初读时,曾因这些论文的专业性和学术性较强,难以完全进入;这两天再读,却已经是津津有味,乐在其中。这或许也是一种不问成果的成长与收获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