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克·易卜生(1928-1906),是挪威人民引以自豪的戏剧大师、欧洲近代戏剧新纪元的开创者,他在戏剧史上享有同莎士比亚和莫里哀一样不朽的声誉。
易卜生出生于挪威海滨一个小城斯基恩。少年时期,因父亲破产,家道中落,没有进成大学,不满十六岁就到一家药店当学徒。社会的势利,生活的艰辛,培养了他的愤世嫉俗的性格和个人奋斗的意志。在繁重而琐碎的学徒作之余,他刻苦读书求知,并学习文艺写作。1848年欧洲的革命浪潮和挪威国内的民族解放运动,激发了青年易卜生的政治热情和民族意识,他开始写了一些歌颂历史英雄的富有浪漫色彩的剧作。接着,他先后在卑尔根和奥斯陆被剧院聘为导演和经理,达十余年之久。这段经历加深了他对挪威社会政治的失望,于是愤而出国,在意大利和德国度过二十七年(1863-91)的侨居生活,同时在创作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晚年才回奥斯陆。易卜生一生共写了二十多部剧作,除早期那些浪漫抒情诗剧外,主要是现实主义的散文剧即话剧。这些散文剧大都以习见而又重大的社会问题为题材,通常被称为“社会问题剧”。《社会支柱》(1877)、《玩偶之家》(1879)、《群鬼》
(1881)和《人民公敌》(1882)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
Nora Helmer, wife to Torvald and mother of three children, appears to enjoy living the life of a pampered, indulged child. But as her economic dependence becomes brutally clear, Nora's acceptance of the status quo undergoes a profound change. To the horror of the bewildered Torvald, himself caught in the tight web of a conservative society which demands that he exert strict control, Nora comes to see that the only possible true course of action is to leave the family home.
娜拉出走是觉醒还是幻灭?她真的觉醒了吗? 不,她的出走脱离现实,不太真实。她只是内化了父权主义。她不具备出走的条件。就如她从父亲的DOLL变成了海尔茂的DOLL一样,她只不过是卸去了作为一个母亲的责任。本质是相同的,表现形式不一样而已。娜拉无论在哪里,还是处于doll's...
评分大二那年,我有一段时间一直在读鲁迅,图书馆里的鲁迅全集被我一本一本地借出来,又一本一本地还回去。鲁迅以杂文闻名,但我却始终觉得他小说写得好,所以《彷徨》《故事新编》读了以后爱不释手,而对《野草》《坟》之类的杂文集却不怎么感兴趣。好在我兴趣虽然没有,但毅力尚...
评分 评分《玩偶之家》 一:阁楼里的故事——苏醒:有怎样的梦碎就催生怎样的勇气 圣诞夜前夕,娜拉感受着自己营造的欢快的气氛,在温馨的烛光里,她牢牢地掩盖自己自己引以为豪的黑影。她隐忍着心中所有的躁动,静默地等待着的奇迹在她的内心深处淌出一条小水流。那奇迹那是她的梦,是...
评分wth..
评分wth..
评分一个女性的觉醒,一段爱情的悲剧。
评分.......
评分wth..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