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古琴逸话(第二版)

近世古琴逸话(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华书局
作者:严晓星
出品人:
页数:227
译者:
出版时间:2013-10
价格:42.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1191516
丛书系列:园田文库特装本
图书标签:
  • 古琴
  • 文化
  • 音乐
  • 艺术
  • 严晓星
  • 中国
  • 历史
  • 古琴
  • 近世
  • 逸话
  • 琴史
  • 音乐文化
  • 传统艺术
  • 文献整理
  • 第二版
  • 中国音乐
  • 琴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初版面世三年来,颇受欢迎。作者复根据新发现的资料,校订甚多。中华书局又推出布面精装本,以飨读者。

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碣石调·幽兰》回归中土、到二十世纪末的两个甲子之间,中国的古琴艺术在时代大潮中,也面临着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也是与当代古琴界血脉相连、为所有琴人所熟悉的历史阶段。本书讲述的就是这一百二十年间琴坛的轶闻趣事,涉及琴人一百五十余位,不仅包含了九十多篇掌故 ,还选配了近八十张图片,其中不乏首次正式面世的珍品。通过这些文字和图像,既重温历史,也开阔眼界和心灵。

本书用传统的笔记体裁进行撰写,却兼顾了内容的严谨。在每篇掌故之后,都注明了依据的文献出处;在全书之后,都列出了征引、参考书目及版权信息。此外,本书还特地作“人名索引”,方便读者查找;对书中涉及到的主要人物,还一一写出小传,便于读者理解。因此,一般读者固然可在本书中饶有兴味地看故事,关心古琴文化与艺术的读者却更可看到历史,看到人生,看到前辈的风范。

给古琴界编这么一本掌故书,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本。书中多是有趣的故事,并不涉及专门的学问,但又与专门的学问多少有点关系。对读者而言,可以看故事,可以尝趣味,懂琴的,不懂琴的,都可以看。通过书中揭示的近世文人与古琴的纠结来聆听传统中国文化的遗响,则是更有深意的事。书中另有许多难得一见的插图,有人物,也有实物,不但可以增益阅读之趣,本身也很有史料价值。

作者简介

严晓星,江苏南通人。现从事报纸副刊编辑工作。著有《近世古琴逸话》、《梅庵琴人传》、《条畅小集》、《金庸识小录》、《七弦古意:古琴历史与文献丛考》、《古琴史事摭谈》(将出版),编有《人书俱老》、《和而不同》、《孙子二十讲》、《大家国学•金克木卷》、《高罗佩事辑》、《民国古琴随笔集》、《与古琴相遇》(将出版)、《徐立孙先生琴学著作集》(将出版)、《梅庵琴派史料》(将出版)等。

目录信息

序上编  《碣石调·幽兰》回归中土 叶诗梦避山洪得佳琴 李提摩太藏有益王琴 张春圃不羡龌龊富贵 谭嗣同琴事 竹禅不敢见韦陀 黄勉之削发学琴 沈心工卖琴寻琴 刘世珩强买大忽雷、“鸣玉”琴 “绿绮台”奇缘 王燕卿蒙冤《关山月》 周作人听琴 王燕卿晨风庐夺魁 史量才爱妻及琴 马一浮鼓琴先解乐意 张味真留意听琴者神色 杨时百应对萧友梅 杨时百被讥“狗挠门” 顾悼秋错失琴友 李伯仁受琴却剑 虞和钦抚琴掩护撤军 王叔岷弃师不学 汪惕予负气剖唐琴 吴景略书肆访琴友 中国和西方最早出版的古琴音乐唱片 郑觐文释琴曲无板拍 郑觐文倒卖琴材 叶诗梦“第一快事” “浦东三杰”彭、查、张 沈有鼎着装中表西里 张子谦书联自警 郭同甫失琴 高罗佩暗测节拍 潘张玉良为严天池绘像 范子文一月学完《梅庵琴谱》 孙绍陶义不出户 “孤岛”弦歌《满江红》 “救国要紧 彭祉卿 苹二爷奇遇“纪侯钟 刘少椿迷琴败家 管平湖舍命护“清英 “三个月不要再弹琴” 裴铁侠“引凤 伍洛书装病不弹琴 “案若有知,亦当有奇遇之感” 吴兆基琴曲解意 戏曲大家与琴 “要扩大音量呢,也可以,就不是古琴了”  裴铁侠“忆向英伦问子期” 民国间的五位西方琴人 “漱玉”破琴成完璧 查阜西赠琴谢师 招学庵慷慨赠古玩 王世襄慧眼识国宝 “弹琴打擂台” “中研院”好琴两院士下编 裴铁侠、“双雷”人琴俱亡 王生香卖履 查阜西觅琴弦原料 詹潋秋反对白话文 查阜西提携亡友弟子 管平湖修琴“整旧如旧” 张莲舫绝技赝作古琴 张莲舫修琴不知音 商承祚指琴为瑟……跋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开始学琴是在2011年的夏天。 偶然发现有一位师姐在学,想也不想就突兀地问人家在哪里学的,能不能带我去,于是就这么跟着跑去了。然后就开始学了。 学琴以来几乎再也没做过指甲,还一直保持着左手不留指甲,右手甲长两三毫米的奇怪造型,再后来左手的拇指和无名指时常磨弦的...

评分

在音乐爱好者连载时叫《琴边拊掌录》,结果一出书名字就变成这样直白而无味的了。再加上连载时都是彩图,而出书后只存聊聊几幅,其余都变了黑白…… 想想要是三联操作的话不知要好多少。 不过内容还是好的。  

评分

几乎每则故事都有其动人之处,略拣我印象犹深者道之一二。 想必每个对近代新闻史稍有了解的人都不会不知史量才这个名字,《申报》的当家。而让我的意外的是,在此书中竟也见到了史先生的名字,说来他竟也有段“琴缘”。 史量才继室沈秋水原为上海滩的名妓,二人...  

评分

我是一个五音不全的人,对古琴一无所知。让我感兴趣的是古琴的名字,比如“猿啸青萝”,比如“大圣遗音”,比如“九霄环佩”每一个名字都感觉这背后有一段故事。 (实际上我就用 ”猿啸青萝“这个名字写了一个关于古琴的故事,发表在了《超好看》http://site.douban.com/137131...  

评分

文/严杰夫 “琴棋书画”被誉为 “文人四友”,这“四友”中“琴”排在第一位,但对于现代人来说,弹琴却已是一桩极陌生的事情。“弦歌之音”总让人感觉有那么一点飘渺,仿佛是传说中的遥远事物。 严晓星的这本《近世古琴逸话》却是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得以接触到近世琴人的...  

用户评价

评分

文字或许不算特别好,但是散珠碎玉,亦良有味。

评分

习琴后再读,更多唏嘘,亦极向往

评分

大学城图书馆WeSpace偶遇,一氣讀完。 近世多人祸,古琴得以傳承至今,跟琴人的執著堅守分不開,也許就是各人命中的機緣吧,当然也得益於文化在這片土地上的頑強生命力。 相比於于常見的簡短介紹,一大堆名稱頭銜,故事/掌是最有感染力最能產生生命聯繫的,斯人斯事、品性氣概,畢現眼前。

评分

“那时,古琴是沾不上功力的,爱琴的人的心是单纯和清洁的,人与琴是一体的......琴坛前辈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古琴的音乐。” —— 成公亮

评分

大学城图书馆WeSpace偶遇,一氣讀完。 近世多人祸,古琴得以傳承至今,跟琴人的執著堅守分不開,也許就是各人命中的機緣吧,当然也得益於文化在這片土地上的頑強生命力。 相比於于常見的簡短介紹,一大堆名稱頭銜,故事/掌是最有感染力最能產生生命聯繫的,斯人斯事、品性氣概,畢現眼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