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与记忆

风景与记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英] 西蒙·沙玛
出品人:
页数:840
译者:胡淑陈
出版时间:2013-10-1
价格:CNY 7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4739993
丛书系列:人文与社会译丛
图书标签:
  • 艺术史
  • 文化
  • 西蒙·沙玛
  • 艺术
  • 旅行
  • 景观
  • 历史
  • 英国
  • 风景
  • 记忆
  • 散文
  • 旅行
  • 时光
  • 人文
  • 抒情
  • 回忆
  • 自然
  • 心灵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跨越三个世纪和四大洲的风景之旅、历史和艺术之旅,以自然元素木、水、石分篇,内容丰富而结构恢弘,有光影、有色彩、有气味……生动再现了不同民族和文化的风景体验。

•作者西蒙•沙玛因多部扛鼎之作和纪录片《英国史》《艺术的力量》而蜚声国际。《风景与记忆》曾获W.H.史密斯文学奖,被评为美国《时代周刊》年度好书之一。

•彩图32面,黑白图片200多幅,包括许多名画和雕塑,图文并茂引人入胜。

本书探讨了神圣或神秘的河流、森林和高山等对文化想象力的影响。有力地说明人们被自然所塑造的程度不亚于他们塑造自然的程度。本书不是把风景作为孤立和个别的现象,而是作为连续的全景,视角跨越欧洲和美洲、东方和西方,融合个人记忆和群体经历,涵盖诗歌、传说、绘画、雕塑、建筑、园林等诸多方面,从多样的风景体验中挖掘出深层文化记忆,重寻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精神纽带。

作者简介

西蒙•沙玛(1945— ),英国历史学家,艺术史学家,先后在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任教,并担任BBC纪录片解说,《纽约客》文艺评论员。编写并主持过系列纪录片《英国史》、《艺术的力量》、《美国的未来》,曾获诸多嘉誉,包括1977年以《爱国者和解放者》获沃夫森历史奖,1987年以《财富的窘境:黄金时代荷兰文明的一种解释》获“《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图书”,1996年以《风景与记忆》获W.H.史密斯文学奖,2006年以《乱世交汇:英国、奴隶与美国革命》(Rough Crossings)获“全美书评人协会奖”。著作还包括《伦勃朗的眼睛》、《公民们,法国大革命编年史》、《死亡的确定性》等。

目录信息

导言
第一部分 木
序 路漫漫兮
第一章 立陶宛野牛的国度
第一节 比亚沃韦扎原始森林的皇家野兽
第二节 最后一击
第三节 必朽与不朽
第二章 林中小径:穿越森林的小道
第一节 追寻日耳曼尼亚
第二节 森林之血
第三节 重生的阿尔密尼乌斯
第四节 垂死的森林
第三章 绿林中的自由
第一节 绿林好汉
第二节 居于森林:法律与违法者
第三节 橡树之心,自由的堡垒?
第四节 高卢的栋梁
第五节 危急关头
第四章 青翠的十字架
第一节 灰熊
第二节 植物的复活
第三节 开拓者
第四节 青翠的十字架
第五节 神龛
第六节 墓地里的沃尔沃
第二部分 水
第五章 意识之流
第一节 神话之流
第二节 循环:动脉—干流和奥秘
第三节 神圣的汇流
第四节 智慧之泉
第五节 尼罗河被引至台伯河
第六节 贝尼尼与四河喷泉
第六章 血流
第一节 迷失方向的沃特•雷利爵士
第二节 棕色纸船中的男人
第三节 权力线
第四节 银鱼政治理论
第五节 水体
第六节 伊西斯之流:泰晤士河和尼罗河
第三部分 石
第七章 狄诺克拉底与道士:至高,至福,至大
第一节 拉什莫尔山的女性
第二节 狄诺克拉底与道士
第三节 高地
第四节 驱邪皮拉多
第五节 便利受难纪念地
第六节 最后的圣山?
第八章 帝国之巅,理智之渊
第一节 愉悦的恐怖
第二节 帝国之巅,理智之渊
第三节 美德之所在
第四节 征服
第五节 伟人艾伯特
第六节 救赎的前景
第四部分 木 水 石
第九章 重塑阿卡狄亚
第一节 我也在阿卡狄亚
第二节 蛮荒和牧歌
第三节 粗糙与混乱
第四节 民享的阿卡狄亚:枫丹白露的森林
第五节 玻璃下的阿卡狄亚
第六节 毛茸茸的野越橘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很坦诚的说,看不懂。很直白的说,不知道他在讲什么。没有相应的知识还是不要看这本书了,睡前读物,看到困到骨子里了。 当然看得出作者的博学,100页的注释,整本书就像一篇文献综述。冲着风景两个字买的,但内容五花八门,许多名人与作品作者顺手拈来,但是作为门外汉要看懂...

评分

《风景与记忆》中追溯了沙皇尼古拉斯一世的林务长官尤利乌斯•冯•布林肯在波兰比亚沃韦扎原始森林中的一举一动。他提出了一个将整个原始森林转变成为木材种植场的庞大计划,并也在观察野牛的行为中不可避免的被森林壮丽可怖的景色所迷惑,成为了浪漫主义的俘虏。森林的两...  

评分

A big book, well illustrated and rich in anecdote (I particularly like the one about Whitebait in 18th century British politics). It is lovely to have a lengthy discussion of Pan Tadeusz, but the whole thing screams 'TV series' rather than book, rambling wi...  

评分

《风景与记忆》中追溯了沙皇尼古拉斯一世的林务长官尤利乌斯•冯•布林肯在波兰比亚沃韦扎原始森林中的一举一动。他提出了一个将整个原始森林转变成为木材种植场的庞大计划,并也在观察野牛的行为中不可避免的被森林壮丽可怖的景色所迷惑,成为了浪漫主义的俘虏。森林的两...  

评分

我们的生命体验里没有森林这个意象。 想象一下,从山巅眺望远处深绿的、绵延到原野尽头的森林,就像霍比特人攀上山峦时留恋地看向浩渺广阔的森林土地,开启远征;从参天大树密布、阴森幽静的森林中抬头看直上云霄的树冠和薄雾,就像哈利波特与伙伴在禁林中的一次次探险,遇上...  

用户评价

评分

李健推荐

评分

全书如果不用大量的修辞术,篇幅能减少一半。注释放到书后,看着费劲。

评分

“地景的观看角度/方式”是文化史或记忆研究的重要媒介,水、木与石如何具有“自然”之名,或被利用,皆是例证。对敝人言,更重要者是厘清“地景的观看角度/方式”背后的政治性逻辑。

评分

1996年W.H.史密斯文学奖。内容涵盖文化、环保、民俗、艺术、历史、宗教、心理学------文字易读,但故事讲的不算精彩。可能是因为作者要表达的太多,导致内容有些泛泛。虽然不乏生动的故事,但缺乏丹纳《艺术哲学》中对时代风尚细腻刻画,也没有J布尔斯廷作品简练而不失震撼的风格。

评分

恰如本书“木—水—石—重塑阿卡狄亚”架构,成卷博大充沛如林海葱郁,听风出神;展卷流连沉醉如逐波饮露,得意忘形;掩卷敬畏交加如临渊向峦,欲辨无言。阿卡狄亚无论田园牧歌或粗蛮激情,景随风逝,忆由记生。可阅可抄可诵却不可总括研究借鉴的“如画”之书。译者细致通情堪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