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纳博科夫 小说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外国文学 美国文学 美国 文学 爱情
发表于2025-02-02
爱达或爱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一场永不魇足的青春热恋
一座用语言构建的时空迷宫
囊括以往作品的一切主题
《洛丽塔》之父纳博科夫最富诗意的巅峰之作
中译本首度出版
一字未删 完整呈现大师原作风貌
《爱达或爱欲》为纳博科夫的巅峰之作,创作于纳博科夫晚年,是他所有作品中篇幅最长、他自己最为钟爱的小说。甫出版便登上美国当年的畅销书榜,产生了与《洛丽塔》比肩的轰动效应,书中的语言、结构、人物、道德内容曾引发广泛争议。
故事发生在一个名为“反地界”的星球。1884年夏天,14岁少年凡•维恩来到阿尔迪斯庄园姨妈家做客,初遇两个表妹——12岁的爱达与8岁的卢塞特。宛如脉络一致的两片树叶,凡与漂亮早熟的爱达相似得可怕:有同样显赫的家世与过人的聪慧,有同样与生俱来的骄傲与永不衰竭的激情。两人仿佛遇上自身的另一个变体,几乎形影不离地相伴度过了整个暑期,沉溺于纯洁而狂热的欢爱,由此展开笼罩于家族扑朔迷离的历史背景之下绵延一生的不伦之恋,还意外地将卢塞特卷入他们炽热而狷狂的运命轮下……
小说流溢出五光十色的神秘气息,集狂热的激情与狡黠的转折组合于一体,以轻快灵动的文字,狂野而错杂的情节与文风,详尽却不时作着恶作剧般扭曲的描述,展现出纳博科夫在处理单个场景上出神入化的天赋,又从整体上散发着童话般的魅力。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
俄裔美国作家,20世纪杰出的文体家、批评家、翻译家、诗人、教授和鳞翅目昆虫学家,1899年4月23日出生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布尔什维克革命期间,他随全家于1919年流亡德国。他在剑桥三一学院攻读法国和俄罗斯文学后,先后居住在柏林和巴黎,开始了文学创作。
1940年,纳博科夫移居美国,在威尔斯理、斯坦福、康奈尔和哈佛大学执教,以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身份享誉文坛。他在1955年所写的《洛丽塔》获得极大荣誉。此书的成功让他得以辞去教职,专事写作。其后他出版的英文小说《普宁》、《微暗的火》、《阿达》展现了纳博科夫对于咬文嚼字以及细节描写的钟爱。纳博科夫的声誉在晚年达到顶峰,被誉为“当代小说之王”。
1961年,纳博科夫迁居瑞士蒙特勒,1977年7月2日病逝。
关于译者
韦清琦
1972生,江苏南京人。本科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04年获得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博士,曾赴美国内华达大学访学,现为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英语系教授。学术兴趣包括英美文学批评、生态文化研究、翻译实践,著有《绿袖子,舞起来:对生态批评的阐发研究》;已出版的译著有《羚羊与秧鸡》、《末世之家》、《人性的因素》等六部。
炉火纯青。
评分对纳博科夫这种作家怎么翻译都显得不够好然而我又看不懂原著……):
评分写洛丽塔的老头,一贯的畸恋,奇幻的叙事手法
评分这几年读过的最难读的一本小说,但又是非常吸引人的。纳博科夫的功力真是炉火纯青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从故事的尺度到语言的庞杂,都不是一般人可以驾驭的,光看那几十页的注释就已经晕眩在这个繁复的文字世界里了。。。(18)
评分这本书应该是译者的噩梦,英法俄甚至意大利语,拉丁文转换的俄语,各种昆虫植物的拉丁文学名。更可怕的是纳博科夫在小说里到处乱喷的双关语,押韵而自造的单词。当然这些都是在我译者的小字注解里看到的。当然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我阅读这本书的进程以及心情。我是觉得这本书老头子写得有些过了线,他似乎太过于放松,把文学游戏变成了书的重点。而情色的部分又过于渲染,以至于爱在性的喷泉里已经隐灭了。书读了一个多月,有点伤了我。
纳博科夫对书评很不以为然,他嘲笑说,“书评人的目的是就一本书说点什么,评论只能让读者,包括书的作者,对评论者的智力水平有所了解。”虽然人们不可能完全理解纳博科夫作品的深意(布赖恩•博伊德花了一辈子还没厘清头绪),可是如果看见老纳最钟爱的小说《阿达》换了一...
评分 评分 评分情欲和艺术,不过是我们的游戏。 精神的食物,仅仅是隐藏在云翅中的飘渺楼阁吗?在个人短暂的时光回廊中,满足想要背负整个世界的沉重的卑微雄心。我不得不想,个人的苦难也是沉重的,一本家族纪事,或是锁在抽屉里的日记,或是被遗忘的枯萎的花朵书签,荒诞无羁的流逝,渐渐把...
评分纳博科夫对书评很不以为然,他嘲笑说,“书评人的目的是就一本书说点什么,评论只能让读者,包括书的作者,对评论者的智力水平有所了解。”虽然人们不可能完全理解纳博科夫作品的深意(布赖恩•博伊德花了一辈子还没厘清头绪),可是如果看见老纳最钟爱的小说《阿达》换了一...
爱达或爱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