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巴特•D•埃爾曼是基督教史的專傢,以研究新約和早期教會著稱於美國學術界。現為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宗教研究所講座教授。埃爾曼曾是虔誠的福音派教徒,立誌作為知名學者以傳播福音,在研究過程中逐漸相信《聖經》文本的誤傳,認識到《聖經》是曆史的産物,是經過人們所改變的,後成為一名不可知論者。
2011年6月的《讀書》上,登載瞭周穎的一篇書評“新約聖經:絕對神授還是曆史産物”。介紹這本被華盛頓郵報評為“最不可能成為暢銷書的暢銷書”。《錯引耶穌》2005年在美國齣版,之後連續九周名列《紐約時報》的暢銷榜,至今銷售約三十八萬冊。《錯引耶穌》的主要內容就是用嚴謹、確鑿的證據和深入淺齣的文字,來說明《聖經》的經文不是一成不變的神授本源,是什麼人、為著什麼緣故改動瞭經文。 如周穎在文章中所說:“《錯引耶穌》推理嚴謹、行文生動,確屬深入淺齣、莊諧並蓄的雅俗共賞之作。倘若讀者要找一本經文校勘學的入門書,或想要瞭解新約的傳播史,或希望略知一二美國當前的經文研究動態,此書值得嘗試。”
内容提要:丹佛神学院高级新约教授克莱格•布劳姆伯格认为,巴尔特•额尔曼《错引耶稣》的内容不过是在“炒冷饭”,基督徒都知道。搞得好像发现了圣经的重大失误似的,唉……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读读克教授的书评,懂英文的也可以自己去瞧瞧。 http://www.denverseminary....
評分从基要派到mainline,从查经班到神学院,巴老师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我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这些,只是不一定最终转向不可知论。 这本书对信仰的冲击真的有么?有的,如果你是基要派,除非你掩耳不听,否则这些内容会devastating.对于基要派来说,发现圣经中的讹误,哪怕是一丁...
評分看到开始处作者的那段心路历程,我就觉得这书值了。基督教在我心中的地位,也随着我的认识在不断的改变。 因为家里人信教,开始接触圣经,但是这些信徒实在的无法打动我,我当故事一样看了些圣经故事后,便觉得似乎比他们更了解基督教了,愈发觉得他们的愚昧。 然而随着年龄...
評分艾氏在北卡大学教授《新约》及早期基督教有年,著述极勤,文风活泼,还常上电视,在美国圣经学界可算个公众人物。他的书若能准确地译为中文,对于学界和普通读者,都是一件功德。 艾氏在别处多次声明,放弃基督教,跟在普林斯顿神学院接受现代圣经学知识与历史批判方法没关系...
評分豆瓣上有些评论说这书只是在炒冷饭,说的是圣经学者都知道的事情。实际上,这一点作者在附录里自己也有说,他的目的就是把这些圣经学者知道而一般读者不知道的知识告诉他家,看来他做到了。某些人既然明明早就知道圣经里有许多改动,为啥不早点普及开来呢?还好意思怪本书作者...
一本擺事實,講道理的書,完整順暢的告訴瞭讀者新約聖經是怎麼編纂而成,作者在書後的采訪也澄清瞭本書內容在學術界並不是新聞,隻是教會從沒有告訴過信眾,纔搞瞭個大新聞。那些激動的跑來打一星二星的、感覺被冒犯瞭信仰的人們還是理性看待吧,不要因為自己的狹隘做實瞭教會的“反智”。
评分錯不在祂,在我們。
评分福音書的流傳和成書過程就是一次又一次無心或有意的增刪史。
评分好好玩!
评分坦白的說,這本書對於信仰的殺傷力,要比《達芬奇密碼》這類地攤貨來的厲害許多。甚至於超過《卡拉馬佐夫兄弟》中魔鬼之於伊萬的陳辭。我想本書也給瞭那些視《聖經》為“紅寶書”,喜歡把經文當口號的基督徒們當頭一喝棒!書中提及的觀點之尖銳,作者的文采、學識水平之高深,如何迴應這些問題之睏難,對我來說,都是相當驚訝和睏惑的。在閱讀的時候,不得不承認,書中的大部分論證和推導,作者都有很明顯誇大的部分。但如何去迴應書中所提齣的核心問題,是值得每一位認真、嚴肅和委身的基督徒,所需要深思的。我很感謝這本書,雖然作者的信仰之旅,讓他成為瞭一位不可知論者。但我自己,卻又去認真的省思,我所信的耶穌是誰?祂又如何引導著曆史,保守著信徒。我願意將我所睏惑的問題直麵於我所信的上帝,甚至於質問祂,看祂是如何迴應我,扶持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