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历史 当代中国史 政治 萧冬连 社会主义 中国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当代史
发表于2025-02-02
国步艰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拟对当代中国的历史轨迹做一个逻辑梳理。作者认为,从执政党的建国方略、发展模式和基本政策角度考察,1949年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路径经历了五次选择,即实行新民主主义、效苏联模式、追寻赶超之路、发动继续革命和转向改革开放。
试图说明以下问题:中共何以放弃原本认真考虑过的新民主主义,急于仿照苏联模式,向社会主义过渡?在觉察苏联模式弊端并尝试走中国自己的路之后,为什么引导出一场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为标志的乌托邦运动?对大跃进的调整和反思,为什么又走上了“文化大革命”的不归之路?“文革”结束后,又是哪些社会力量推动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
这五次选择呈现两个过程,即从走进传统社会主义(或称苏联模式)到走出传统社会主义。前四次选择是传统社会主义内在的逻辑自然演进,第五次选择则具有根本的转向意义。中国的改革和社会转型尚未完成,但当下的中国无论如何定义,它都与传统社会主义相去很远了。
所坚守的学术态度是:力求每一判断都立于可靠坚实的材料之上,收敛过度解读的冲动,对历史的复杂性抱持一种敬畏;着重于发掘历史本身的逻辑,而不是做简单的道德和价值评判,拒绝用某种既成框架来框定历史。本书的考察自然要涉及领袖人物的意志和党内分歧,但更注重于分析在个人意志和党内分歧背后起作用的历史的、制度的和观念的因素。通过这种梳理,为人们思考中国未来走向提供某种历史经验的支持。
萧冬连 中国当代史研究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史、中国改革开放史。著有《历史的转轨:从拨乱反正到改革开放》、《求索中国:文革前十年史》、《崛起与徘徊:十年农村的回顾与前瞻》、《五十年国事纪要:外交卷》等。 退休前任教于国防大学,长期研究中国现代史,曾经参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中国共产党六十年》等重要论著的撰写。
这书段子不少
评分基本内容和“荜路维艰”一样,此书成书更早。基于国内电子资源的集体崩溃,在Google直接下载。比起后来的版本,此书多了个第二部分博源基金会主办的小型座谈会的访谈内容及其基金会的编后记,这个访谈内容比“荜路维艰”的附录文章更多几篇,其中有清华哲学系教授唐少杰谈宪政的问题,尺度更大,针对性问题更多。如是收藏,建议买此本更全一些。
评分不知道为什么评价这么高,这么书的不足之处很明显,完全是按照党史的框架来,没什么新意~
评分(在学术圈之外)死去的理想主义者才是最好的理想主义者,如果可以死得巧一点就更好了。所以楚休红死在断头台上对他的继承者来说是多么幸运的事情啊。毛发动的大跃进和文革,消耗了中国的理想主义情怀,我们只好谈钱了。
评分(在学术圈之外)死去的理想主义者才是最好的理想主义者,如果可以死得巧一点就更好了。所以楚休红死在断头台上对他的继承者来说是多么幸运的事情啊。毛发动的大跃进和文革,消耗了中国的理想主义情怀,我们只好谈钱了。
在目前体制的允许范围之内,萧老师完成了一本力透纸背的中共建国史。看完全书,再一次觉得制度性的制衡机制如此的重要。从战争年代遗留下来的阶级斗争意识,深深地扎根于毛泽东的内心深处。阶级斗争成为一代领导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不胜法宝,一旦在国家建设过程中遇到困难,就...
评分就像作者自己在专题讨论篇中说的:“着眼于还原历史的本相,梳理历史本身的发展逻辑,对历史的复杂性抱持一种敬畏,不做过度解读,也不急于做简单的道德价值评判。”尽量不做过多个人的解读,尽可能还原场景,至于怎么去判断,也由我们每一个读者自己去领悟,去感受,也是正基...
评分 评分 评分m所做的一切事 基于以下两个前提 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不为自己谋私利 我相信我的举措是正确的 至少从长远来看 存在一个牺牲和取舍的问题 但问题是这两个前提是否是国家发展的必然条件呢 未必 一切政治家不应过分相信自己 而应该时时反思和怀疑自己 在做事之前就已经提前想出个...
国步艰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