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步艱難

國步艱難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作者:蕭鼕連
出品人:
頁數:304
译者:
出版時間:2013-5
價格:39.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9745595
叢書系列:博源文庫·現代性與中國社會轉型叢書
圖書標籤:
  • 曆史
  • 當代中國史
  • 政治
  • 蕭鼕連
  • 社會主義
  • 中國
  •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 當代史
  • 曆史
  • 睏境
  • 國運
  • 奮鬥
  • 時代
  • 變革
  • 命運
  • 堅持
  • 反思
  • 覺醒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擬對當代中國的曆史軌跡做一個邏輯梳理。作者認為,從執政黨的建國方略、發展模式和基本政策角度考察,1949年以來,中國社會主義的實踐路徑經曆瞭五次選擇,即實行新民主主義、效蘇聯模式、追尋趕超之路、發動繼續革命和轉嚮改革開放。

試圖說明以下問題:中共何以放棄原本認真考慮過的新民主主義,急於仿照蘇聯模式,嚮社會主義過渡?在覺察蘇聯模式弊端並嘗試走中國自己的路之後,為什麼引導齣一場以“大躍進”和人民公社為標誌的烏托邦運動?對大躍進的調整和反思,為什麼又走上瞭“文化大革命”的不歸之路?“文革”結束後,又是哪些社會力量推動中國走上瞭改革開放的道路?

這五次選擇呈現兩個過程,即從走進傳統社會主義(或稱蘇聯模式)到走齣傳統社會主義。前四次選擇是傳統社會主義內在的邏輯自然演進,第五次選擇則具有根本的轉嚮意義。中國的改革和社會轉型尚未完成,但當下的中國無論如何定義,它都與傳統社會主義相去很遠瞭。

所堅守的學術態度是:力求每一判斷都立於可靠堅實的材料之上,收斂過度解讀的衝動,對曆史的復雜性抱持一種敬畏;著重於發掘曆史本身的邏輯,而不是做簡單的道德和價值評判,拒絕用某種既成框架來框定曆史。本書的考察自然要涉及領袖人物的意誌和黨內分歧,但更注重於分析在個人意誌和黨內分歧背後起作用的曆史的、製度的和觀念的因素。通過這種梳理,為人們思考中國未來走嚮提供某種曆史經驗的支持。

著者簡介

蕭鼕連 中國當代史研究學者。主要研究方嚮為中國當代史、中國改革開放史。著有《曆史的轉軌:從撥亂反正到改革開放》、《求索中國:文革前十年史》、《崛起與徘徊:十年農村的迴顧與前瞻》、《五十年國事紀要:外交捲》等。 退休前任教於國防大學,長期研究中國現代史,曾經參與《〈建國以來黨的若乾曆史問題的決議〉注釋本》《中國共産黨六十年》等重要論著的撰寫。

圖書目錄

目  錄

第一部分 主題報告
引 言 003
第一章 實行新民主主義 005
一 “新民主主義”的源流 006
二 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的建國構想 011
三 新民主主義綱領的實行 015
四 理想與政策之間的張力 020
五 醞釀放棄新民主主義 029
第二章 仿效蘇聯模式 034
一 優先發展重工業 034
二 統購統銷的深遠影響 042
三 高潮是如何齣現的 050
四 “舉國體製”的形成 064
第三章 追尋趕超之路 076
一 蘇共二十大引齣的改革思考 076
二 1957年的“大轉彎” 084
三 趕超模式的大實驗 094
四 滑嚮大飢荒 105
五 思想和體製透視 117
第四章 發動繼續革命 123
一 危機下的退卻與分歧 124
二 毛澤東的繼續革命 139
三 文化大革命何以發動 150
四 暴力、派性與權力鬥爭 160
五 恢復秩序與維護“文革” 172
第五章 轉嚮改革開放 180
一 中國改革的緣起 180
二 中國市場化轉軌之路 193
三 超越傳統社會主義 210

第二部分 專題討論
蕭鼕連 中國社會主義實踐的演進邏輯 227
王海光 曆史是將錯就錯的結果 239
唐少傑 應追溯曆次轉嚮的曆史淵源和製度基礎 248
陳東林 關注當今和未來社會的主要矛盾 254
李嚮前 曆史的邏輯反映曆史的繼承性 258
牛大勇 曆次轉嚮都有國際背景的影響 265
韓 鋼 用人性和常識理解中國改革的初始動力 268
秦 曉 中國社會主義道路的兩個邏輯過程 274
汪建熙 常人政治是問題導嚮 275
衣锡群 要靠曆史事實呈現曆史的內在邏輯 278
章百傢 路徑選擇受多重因素製約 280

編後記 287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在目前体制的允许范围之内,萧老师完成了一本力透纸背的中共建国史。看完全书,再一次觉得制度性的制衡机制如此的重要。从战争年代遗留下来的阶级斗争意识,深深地扎根于毛泽东的内心深处。阶级斗争成为一代领导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不胜法宝,一旦在国家建设过程中遇到困难,就...  

評分

比较好的书,值得一读。聚焦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更关注领袖的魅力在五次选择中的决定性作用。对人治的过分依赖,造成决策中的失误和曲折,文革的发动尤为明显。作者对很多党史中的问题作了深入思考,力求找出背后的复杂影响因素。书不厚,却可见作者下的工夫。  

評分

中国社会主义路径选择一只在进行,在发现中,在纠正着,在前行着。这本书以简明清晰的文字对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以及当代中国的历史轨迹做了逻辑梳理。本书认为:从执政党的建国方略、发展模式和基本政策角度考察,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路径经历了从实行新民主主义开始,...  

評分

中国社会主义路径选择一只在进行,在发现中,在纠正着,在前行着。这本书以简明清晰的文字对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以及当代中国的历史轨迹做了逻辑梳理。本书认为:从执政党的建国方略、发展模式和基本政策角度考察,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路径经历了从实行新民主主义开始,...  

評分

比较好的书,值得一读。聚焦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更关注领袖的魅力在五次选择中的决定性作用。对人治的过分依赖,造成决策中的失误和曲折,文革的发动尤为明显。作者对很多党史中的问题作了深入思考,力求找出背后的复杂影响因素。书不厚,却可见作者下的工夫。  

用戶評價

评分

對政治運動的梳理很清楚,對背後的動力分析側重於國際形式和個人魅力,對國內形勢則局限於羅列現象。這不是“實證史學”的謙遜,而是缺乏社會理論工具的錶現,隻能局限於官方話語。但讓社會學者來看,還是很容易能看齣建國前三十年的各種政策,背後有“一個烏托邦,兩個不認命”。一個烏托邦不用說就是共産主義,兩個不認命,一是不能接受官僚化和製度化,二是不能接受社會分化。於是各種運動都變成瞭西西弗斯式的徒勞無功,反正付齣代價的總是老百姓。另外就共和國談共和國,未免昧於中國長期變遷的趨勢,討論部分有學者指齣瞭這個問題。

评分

對政治運動的梳理很清楚,對背後的動力分析側重於國際形式和個人魅力,對國內形勢則局限於羅列現象。這不是“實證史學”的謙遜,而是缺乏社會理論工具的錶現,隻能局限於官方話語。但讓社會學者來看,還是很容易能看齣建國前三十年的各種政策,背後有“一個烏托邦,兩個不認命”。一個烏托邦不用說就是共産主義,兩個不認命,一是不能接受官僚化和製度化,二是不能接受社會分化。於是各種運動都變成瞭西西弗斯式的徒勞無功,反正付齣代價的總是老百姓。另外就共和國談共和國,未免昧於中國長期變遷的趨勢,討論部分有學者指齣瞭這個問題。

评分

簡明中華人民共和國前三十年史,簡單扼要,摺中眾說。另,這書跟《篳路維艱:中國社會主義路徑的五次選擇》有啥不同?

评分

類似題材的書讀過好幾本瞭。。。

评分

不知道為什麼評價這麼高,這麼書的不足之處很明顯,完全是按照黨史的框架來,沒什麼新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