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

冷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美] 约翰·刘易斯·加迪斯
出品人:
页数:410
译者:翟强
出版时间:2013-8-1
价格:56.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09745632
丛书系列:甲骨文丛书
图书标签:
  • 历史
  • 冷战史
  • 冷战
  • 国际关系
  • 政治
  • 美苏
  • 加迪斯
  • 美国
  • 冷战
  • 历史
  • 国际关系
  • 政治
  • 军事
  • 意识形态
  • 美苏争霸
  • 冷战史
  • 20世纪
  • 地缘政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冷战》,最扣人心弦的年度非虚构作品,让我们前所未有的感受到了世界在毁灭边缘时的情形。 这是你看过所有间谍恐怖小说的真相:为什么美国和苏联陷入高度僵持;我们曾经离核灾难有多近;当时的领导者们,从斯大林到毛泽东,从里根到戈尔巴乔夫,心里都做何打算;情报人员如何密谋,以及东 德度假者如何促进了柏林墙的倒塌。这是一个关于危机谈话、借口、暴君和权力争斗——以及普通人改变历史进程的故事。

作者简介

约翰·刘易斯·加迪斯(John Lewis Gaddis)现为耶鲁大学罗伯特·A.拉韦特(Robert A Lovett)讲座教授,著名的冷战史学家和大战略研究家,曾被《纽约时报》称作“冷战史学泰斗”,2005年获美国“国家人文奖章”(National Humanit ies Medal)。著有《遏制战略》(Strategies of Containment)、《长和平》(The Long Peace)、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Origins of the Cold War、We Now Know、The landscape of History、Surprise, Security, and the American Experience、George F. Kennan。

译者 翟强 ,美国奥本大学蒙哥马利校区历史系教授。研究领域和专长是中美关系史、冷战史和越南战争史。主要英文学术专著有China and the Vietnam Wars, 1950-1975 (2000); The Dragon, the Lion, & the Eagle: Chinese-British-American Relations, 1949-1958 (1994)。

张静,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讲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历史学博士,北京大学与加州大学尔湾分校联合培养博士生(2007-2008年)。研究领域为中美关系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目录信息

序言 前瞻
第一章 恐惧的回归
第二章 死亡艇和救生艇
第三章 指令社会抗衡自发社会
第四章 自主的兴起
第五章 公正的恢复
第六章 演员
第七章 希望的胜利
后记 观后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感想不写了,分点《冷战风云录》那个纪录片里的黑段子。最后一段基本概括了“冷战”。 1948年的柏林市民望着天空中穿梭的运输机,有人感叹道:美国人才是真的历史唯物主义者啊.旁人问为何,答曰:他们知道搞党性教育前先要充实受教者的肚子和口袋. 苏联驻华顾问Lev Deluisin说1959...  

评分

本书英文版出版于2005年,是一部篇幅不大,面向大众读者的书。笔者在英文书出版后就阅读过英文原版。 其美国版书名The Cold War: A New History可能更好地反映了此书的内容及意义。加迪斯是“冷战新史学”的代表人物。他在本书中大体按照时间顺序,分主题对冷战的全过程进行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意识形态挂帅,缺乏实际分析,肤浅且叙事混乱。

评分

这本西方视角的冷战史主题鲜明文辞流畅扣人心弦,我印象中的历史老师都是会讲评书的,而说书最要紧的是有立场,在历史求客观往往不得的前提下,讲(自以为是)的真话比讲不痛不痒的中庸套话来得实在,加迪斯在内容选择和事件描述上都有明显的倾向性,堪称西方意识形态的硬广,但我喜欢这种极端是因为这些极端的观点作为事实的一个面向,和某党自家的读物对照起来看,我们才能看到两方观点的火花与分歧,才有利于综合出的一个更靠近事实的真相。除此之外,加迪斯关于强国间核战策略与平衡方面的论述是本书特别精彩之处。最后,总共四百页的书中有一百页是参引文献目录,建议再版时把这一百页作个链接放网上,这样省钱省纸还环保。

评分

比保罗·约翰逊差远了。国关傻逼味不浅,动辄提正如马基雅维利克劳塞维茨所言;对共运史不熟;对军事不懂;不分极权和威权,侮辱我蒋李朴皮爷

评分

对普通读者来说是一本体量得当的通史(虽然很明显美式视角/立场),对专业读者来说,也零散地于细微处梳理了不少草蛇灰线,但限于篇幅和写作焦点没有展开分析,尤其1954+~1970s部分;至于冷战初期部分远非出挑,1980年代则是很少有冷战史家写得足够好

评分

本书属于科普性质,注定了不详细,脉络上并没有一条清晰的线路。冷战也是资本主义自救和共产主义扩张两者的矛盾。斯大林赫鲁晓夫到勃列日涅夫,都用集权和武力统治社会,武力能掩盖所有经济上的问题。资本主义世界通过马歇尔计划成功自救。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产生,戈尔巴乔夫是历史舞台的指挥者,这个人物没有改革的魄力但有颗民主的心,在加上各种偶然因素,一个联盟可以瞬间分崩离析。经济原因固然重要,但没有诉诸武力才是主要原因。作者不敢下断言,认为原因众说纷纭,诚然苏联还有民族问题领土问题,如果武力维持,苏联说不定还在。在外人看来,戈尔巴乔夫是英雄,在民族主义者眼里,可以是十足的叛徒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