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多特殊》是一个动荡多变的世界,是一个思想激辩的时代。每个人,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公共问题的讨论。然而,更多人是以锋利代替了思考,径直宣泄自己的情绪。刘擎的文字,如刘瑜所说,“审慎又不是犀利,清晰却有深度”,客观不偏执。《中国有多特殊》收录了他关于众多公共事务的思考和评论,让我们去思考“自己是谁”、“为何如此”、“怎么样改变”等诸多疑问。刘擎结合政治、哲学、历史文化等众多元素,解读社会发展变化、人们思想的演进,以求让中国人能够更深入和客观的去看待、去思考。
《中国有多特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刘擎对当下热点话题的分析评论,第二部分是长评,第三部分主要是访谈,包括刘苏里和刘擎的对谈。
刘擎
国家开发银行-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教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政治学博士,曾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著有《悬而未决的时刻:现代性论域中的西方思想》、学术随笔集《声东击西》等,译有《言论自由的反讽》《以赛亚•伯林的遗产》《现代性的教训》等。
这本文集谈论的大多与中国相关的公共事件,以及就此深入思考的只言片语。作者的诸多观点我并非赞同一致,但作者的写作心态是比较平实而朴素的。纵观全书,作者没有特别突兀的尖锐观点。捕捉社会瞬息万变的思想潮流绝非易事,这需要洞察一切万象背后的本质。 作者自认为秉承了...
评分杨绛先生曾在名作《洗澡》中写解放后知识分子第一次经受的思想改造——当时泛称“三反”,又称“脱裤子,割尾巴”。这些知识分子耳朵娇嫩,听不惯“脱裤子”的说法,因此改称“洗澡”。在新政权摧枯拉朽的暴风雨之下被强迫性的洗去自己独立自由之人格,这是那一代知识分子的悲...
评分这两年公知这个词差不多快要变成一个贬义词了,本来公共知识分子,核心在于知识,将自身专业知识运用在公开领域,就大众关心的时事问题答疑解惑。为了要解答复杂的时事社会问题,扎实的相关领域知识是必备,而每个人能够真正精通的专业领域总是相当有限的。然而公知,常常会因...
评分我们需要怎样的论辩? ——读刘擎著《中国有多特殊》 文/张洪彬 简要版刊发于《新京报·书评周刊》2013年7月27日 甲乙两人发生一场争论。甲相信言论自由是基本人权,是普世价值;而乙反驳说,人权实际上是伪装成普世价值的西方的特殊价值,民生才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价值。观...
评分杨绛先生曾在名作《洗澡》中写解放后知识分子第一次经受的思想改造——当时泛称“三反”,又称“脱裤子,割尾巴”。这些知识分子耳朵娇嫩,听不惯“脱裤子”的说法,因此改称“洗澡”。在新政权摧枯拉朽的暴风雨之下被强迫性的洗去自己独立自由之人格,这是那一代知识分子的悲...
看了很多时评,还是最喜欢刘擎老师的风格。声称是自由左派的刘老师在中国语境下还是显得右了点。嗯。大概因此深得我心吧。
评分中国特殊论可以休矣
评分哎。
评分还可以吧
评分不要看重他善良的意图,而只应当判断他的论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