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

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长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池莉
出品人:
页数:288
译者:
出版时间:2013-5-1
价格:32.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546610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池莉
  • 教育
  • 母爱
  • 成长
  • 散文
  •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 生活
  • 哲学
  • 思想
  • 独立
  • 成长
  • 精神
  • 自我
  • 探索
  • 智慧
  • 坚定
  • 初心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著名作家池莉历时5年最新长篇叙事散文,深情讲述与女儿24年共同成长经历,一部饱含母女深情的大爱之作,继《目送》后,又一部跨两代人共读的成长之书。

池莉的笔端细腻又犀利,激情又理性,真实客观又富于意蕴,从小生命的孕育开始,到与孩子共度所有岁月,直至孩子毕业于世界一流大学,顺利踏上社会;池莉不仅以母亲写女儿,还写女儿怎样成就母亲。她们母女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共同成长,即抵抗了沉重的应试教育,也赢得了大众意义上的成功。通过池莉的娓娓讲述,我们看到:爱本身就是教育。

人生根本没有一条整齐划一的起跑线,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世界,父母得用心爱孩子,悉心发现孩子的性格、兴趣和才能,分享他生长的每一个阶段以及时时刻刻,营造一种更为亲密更为知心更为自由平等相互尊重的生活方式,孩子才有可能健康成长,立于不败之地。

毕竟,这就是天下父母心。

编辑推荐:

1. 著名作家池莉24年情感积淀,暌违5年全心抒写,首次深情讲述与女儿共同成长经历!

我希望我的女儿,首先能够从真实不虚的生活中懂得生命意义,懂得敬重生命是世间最大的物事,懂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其实就包括敬重生命。如果她慢慢懂得了衣食是一种大事,勤俭是一种美德,心静是一种大气,宽容是一种真爱,知晓是一种最好,那天下还有什么功课她拿不到A的呢?一辈子的幸福和快乐不就随时随地都正在降临她的身心吗?

2. 一部饱含母女深情的大爱之作!温暖的文字,继《目送》后,华语世界又一部跨两代人共读的成长之书!

池莉的笔端细腻又犀利,激情又理性,真实客观又富于意蕴,从小生命的孕育开始,到与孩子共度所有岁月,直至孩子毕业于世界一流大学,顺利踏上社会;池莉不仅以母亲写女儿,还写女儿怎样成就母亲。她们母女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共同成长,即抵抗了沉重的应试教育,也赢得了大众意义上的成功。通过池莉的娓娓讲述,我们看到:爱本身就是教育。

3. 翻开本书,聆听著名作家池莉与女儿的共同成长经历,感受两代人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一起分享成长的乐趣和教育的心得!

池莉对当今中国教育体制的质疑,她摒弃国内的教育模式,以自己的方式将女儿教入世界一流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该校培养出了克林顿、布莱尔、安南、曼德拉、索罗斯及1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池莉并提出:最好的教育,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最有效的教育其实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只有营造了一个更为亲密更为知心更为自由平等相互尊重的生活方式,孩子才有可能健康成长,立于不败之地——毕竟,这就是天下父母心。

作者简介

池莉,著名作家,现居武汉,任武汉市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武汉市政协常委,全国人大代表。

80年代发表文学作品。80年代末开始发表的人生三部曲《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为中国小说新写实流派开山之作和经典之作。20多年来,电影电视连续剧话剧京剧楚剧以及法国舞台剧,不断改编其作品如《来来往往》《小姐你早》《你以为你是谁》《生活秀》《云破处》等。主要作品见北京十月出版社2011年版《池莉经典文集》(九卷)。另有散文集《老武汉》《怎么爱你也不够》《熬至滴水成珠》《来吧孩子》等。历年来获各种文学奖70余项。有法、英、西班牙、日、德、韩、越、泰国等外文译著不断在其语属国家地区出版。

目录信息

目录
1 你从哪里来我的孩子  / 1

我蓄积着科学家的勇气,时刻准备着,将来一定客观而坦率地回答孩子发育以后的再次提问。然而,一把劲儿攒了二十多年,孩子却再也没有问过“我从哪里来”。


2 来自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  / 5

那天是沙沙细雨,我的长筒胶鞋踏着人行道积水的唧唧声,觉得自己的足音既悦耳动听又惊天动地,因为奇迹发生了!因为我不是一个人在步行!因为我身体很豪迈地拥有着两颗心!


3 当爱情进入凡尘  / 13

文学替我制造了一场爱情梦幻,文学让我善于寻找并放大自己的幸福,文学为我从垃圾堆升华出诗情画意,文学给我战胜困难甚至是灾难的勇气和力量。
4 艰难出世与人间奇迹  / 21

看着小亦池如此精致细小的五官,看着她那细腻如凝脂的眼皮抖动起来,看着她慢慢睁开眼睛,看着她这双纯净无比的眼睛,我既欣喜又心酸还生生地心疼,那真是大千世界万般寻觅也无法言表的感觉,唯有神迹给予证明。


5 好梦凭借好书  / 30

真没想到:一本好书,竟有这样的好!我心态终于平衡了。可见,人的福气并不一定靠人带来,靠学习他人智慧,福气也许来得更为稳定和长远。


6 被教育吓坏了  / 39

千万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纯粹是一个完全不能够成立的狗屁逻辑。因为人生根本就不是一场简单的比赛,更没有什么整齐划一的起跑线。


7 孩子的强大超出想象  / 48

对于孩子来说,智慧的重要远远超过课本知识。拥有智慧的孩子,课本知识的学习会变得非常容易理解和掌握。而缺乏智慧的孩子,课本知识即便强迫死记硬背也是无法消化的苦果。


8 母亲溺爱是必须的  / 64

我必须溺爱我孩子虚弱的地方,我必须以溺爱增强我孩子的软肋。好让她逐渐适应这个专横跋扈的社会,适应竞争社会弱肉强食的环境……慢慢变得不那么胆怯害怕和窝心难受,慢慢往人群当中去。


9 恶战中国学校  / 77

一个人在某些时刻,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体面,就必须战胜一些他们很厌恶的东西……我们还很不喜欢应试教育对个人生命的戕害。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战胜它!


10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  / 111

亦池也很清楚地看到,连大学教育也在改革开放中发生剧烈的变化,资本与市场使得大学日益体制化、官僚化和商业化。大学教育中的学术与思想,自由与创造,显然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和戕害……亦池行不通了,我们行不通了。


11 世上处处行路难  / 139

我的孩子,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么复杂的,但是复杂并不表示最后结果不好。只要自己冷静,坚持和随机应变,复杂的过程之后,往往会出现一个好结果。


12 英格兰玫瑰有坚硬的刺  / 154

英格兰玫瑰的尖刺,就是这样坚硬。想要采到玫瑰,就得不怕尖刺的扎伤。亦池是心甘情愿的,即便扎伤,也在所不惜。


13 英式高考  / 184

我的孩子在不断地进步。这进步不是学习上的小聪明,而是人生智慧,是越来越多的幽默感,是英国老师们对亦池人生智慧和幽默感的言传身教。如果亦池如此继续进步,那么她岂止能够驾驭考试呢?人生的考验,谁知道还有多少?一生的平安顺利,才是真正的好。


14 成为大学生,成为硕士,成为人  / 219

十八岁,就是这么一个概念,你是一个拥有完全个人权利的人了。这也就意味着:你要对自己的行为负全部责任了。
15 致我从未离家出走的女孩  / 246

二十三年,这么快,这么近,这么梦幻,原本我一直以为是我们在抚养孩子,却原来是孩子在馈赠我们:从怀孕到此刻,多少美梦成真!而我,现在,能够回赠孩子的,只是:一叠纸,许多字。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那天忽然下了大雨,无处避雨便去了书店,上午报纸里面新书介绍中推荐了池莉这本书,我翻着看了看就拿给我妈,在我妹的前途问题几乎快要成为我妈的雷点之时,池莉这本育儿经倒很适宜。 她没怎么看,我倒先看完了,我现在对于书的要求只是:能够看下去。不知道这标准是提高...  

评分

爱之书 久闻池莉之名,却从未曾读过她的作品。这一次之所以会选择《立》来开始我对池莉的认识,一方面是因为我也即将晋为人母,这段时间对此类书籍特别有感触,总想从别人的经历中探寻一点珍贵的经验,赋予自己新身份一点力量;另一方面是我总是愿意相信一个母亲所写的文字,...  

评分

我高中起开始看池莉的小说,那时涉世未深,又整天将自己埋在各种心灵鸡汤类的理想文中,总是固执地以为这个世界非黑即白,也相信各种准则人人适用,绝无游离在规则之外的人物,也因为此,每每看到她对现实尖锐的刻画,总会带着几分幼稚的怀疑,小女孩情绪激烈之时,甚至摔掉书...  

评分

池莉的这本书如同前面多位网友质疑的那样,整书充满了对于女儿的毫不吝啬的赞美与爱,但是池莉与亦池的成功仅仅只是个例而已,无论是谁都无法完整的复制这样一个成功家庭教育的范本,因为不是每一个母亲都是池莉,也不是每一个女儿都是亦池(好像是废话)。 但是我们阅...  

评分

之前很喜欢池莉的小说,对这本书也比较期待。确实,前面看着还好,对自己女儿的夸赞都能理解,一般有了孩子的人,都是看着自己的娃怎么看怎么好,其他娃儿都比不上。 但后面觉得夸的有点过了,似乎就是亦池无处不好,只要没有热情接纳亦池的,就是你们的错! 比如武汉外校,中...  

用户评价

评分

虽然作者尝试看起来不带有炫耀色彩,但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她的自豪与喜悦。但是也难免,谁看自家的孩子不是最好的那个。不过话说回来还是蛮欣赏能与中国应试教育作斗争的勇气,作者的很多教育观还是能触动我的,亦池也很优秀。一路走来,这个女孩一次次打动着我,安静,沉稳,谦逊敦厚,而又韧性十足。在书的结尾,母亲对女儿的期望就是:继续这样,做自己就好,继续这样,选择自己喜欢的目标,顺利达到这个目标,在整个过程中感到快乐,孩子啊,这就够了。很赞同!

评分

浑身尴尬。

评分

我读这样的作品总是 尴尬。我和我的妈妈并不是这样。我也不会是这样的妈妈

评分

浑身尴尬。

评分

那种骄傲感透过纸张扑面而来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