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过华西坝

风过华西坝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江苏文艺出版社
作者:岱峻
出品人:
页数:441
译者:
出版时间:2013-5-1
价格:4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995184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校史
  • 民国
  • 岱峻
  • 教育
  • 基督教
  • 纪实
  • 華西壩
  • 华西坝
  • 历史
  • 记忆
  • 城市
  • 文化
  • 散文
  • 情怀
  • 时光
  • 故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 最后的教会大学,风流与辉煌

另一个西南联大,骊歌与绝唱

★ 再现民国时期的场景与风物,缺失这页历史,中国融入现代文明的步伐或会放缓

★ 复原华西坝五大学的故人故事,缺失这批先生,中国会减损一个高素质的人才方阵

★ 首次全景式还原了抗战时期内迁成都华西坝上的燕京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齐鲁大学及华西协合大学等五所大学群贤毕至、艰苦办学、学术抗战的空前盛况,及传薪播火、弦歌不辍、延续民族文脉的精神坚守;第一次系统打捞中国教会大学的历史,展现了新闻学、医学、农学、女子教育及中西文化交流等成就与辉煌。

最后的教会大学的风流与辉煌,另一个西南联大的骊歌与绝唱。首次全景式还原了抗战时期内迁成都华西坝上的燕京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齐鲁大学及华西协合大学等五所大学群贤毕至、艰苦办学、学术抗战的空前盛况,及传薪播火、弦歌不辍、延续民族文脉的精神坚守;第一次系统打捞中国教会大学的历史,展现了新闻学、医学、农学、女子教育及中西文化交流等成就与辉煌。

作者简介

岱峻,本名陈代俊,四川资阳人。大学中文系毕业,原四川政协报副总编辑,2012年退休。擅长民国学术史、文化史、地方史研究。2004年出版学术史随笔《发现李庄》,被授予“李庄镇荣誉居民”,《发现李庄》一书被台南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选为社会学研究生指定读物。

2009年出版学术史随笔《消失的学术城》,该书自序“又一次衣冠南渡” 发表在2009年4期《读书》杂志。

2009年出版民国史人物传记《李济传》(江苏文艺社,2009年8月第一版),被中华读书报评为“2009百佳优秀读物”。

2012年出版文史著作《民国衣冠——风雨中研院》(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年8月第一版),许倬云作序,余英时、许倬云、王泛森、王明珂、罗志田推荐。

《读书》(2010年1期)、《博览群书》(2010年2期)、《新民周刊》(2009年7期)以及《新京报》(2010年1月2日)等多家报刊,发表过对岱峻的评论和访谈。

目录信息

三、农学院院长章之汶
四、卜凯及其农经学派
1 卜凯与赛珍珠
2 卜凯的弟子们
3 遗响与责问
五、中国高校第一园艺学系
1 系主任胡昌炽与橘翁章文才
2风致的学问
第十章 战时中国的医学圣殿
一、东有齐鲁 西有华西
二、强强联合 优势互补
1 侯宝璋:病理学家的诗情画意
2 神经病学先驱程玉麐
3 林则:中国现代牙医学之父
第十一章 象牙罐,紫檀盖,里面坐了棵小白菜
一、有一门学问叫家政学
二、情殉山川草木
1 刘恩兰:地理学家 大地娇女
2 胡秀英:会走路的植物百科全书
三、We are from Ginling
1 张琼英:活在基督的世界里
2 吕锦瑷:研制摄影感光材料的先行者
3 徐秀芝:奥中友谊的使者
4郑小瑛:中国第一位女指挥家
第十二章 永远的华西坝
一、庆祝胜利
二、走的走 留的留
三、天地玄黄
四、别了,司徒雷登
五、思想改造与院系调整
六、蚌病成珠
1 卜凯农经学派的覆灭
2 新闻的易碎性
3华西边研所的“轮回”
4 林则留下的办公桌
5 芮氏父子的中国梦
七、坝上丰碑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在严歌苓原著张艺谋执导的电影《金陵十三钗》中,1937年南京城破,来自于秦淮河畔的13位妓女身披唱诗袍,怀揣剪刀,代替教堂里13位金陵女子大学学生参加日本人的圣诞庆祝会,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 小说与电影当然有虚构的部分。不过,包括金陵女子大学、金陵大学和美、日...  

评分

在严歌苓原著张艺谋执导的电影《金陵十三钗》中,1937年南京城破,来自于秦淮河畔的13位妓女身披唱诗袍,怀揣剪刀,代替教堂里13位金陵女子大学学生参加日本人的圣诞庆祝会,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 小说与电影当然有虚构的部分。不过,包括金陵女子大学、金陵大学和美、日...  

评分

收拾起山河大地一担装,去后方。历尽了,渺渺途程,漠漠平林,垒垒高山,滚滚大江。似这般寒云惨雾和愁苦,诉不尽国破家亡带怨长。雄城壮,看江山无恙,谁识我一瓢一笠走他乡。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齐鲁大学迫于局势,先后迁至蓉城。1941年太...  

评分

民国时期何以“大师辈出”? 时代周报:你是如何了解到华西坝这一段历史的? 岱峻:在之前的《发现李庄》等书中,我发现曾任史语所历史组主任的陈寅恪,与所长傅斯年谊兼同窗姻亲,在史语所迁往李庄时曾说,自己碍于交情,不得不去李庄,最后却爽约了;史语所语言组代理主任...

评分

在严歌苓原著张艺谋执导的电影《金陵十三钗》中,1937年南京城破,来自于秦淮河畔的13位妓女身披唱诗袍,怀揣剪刀,代替教堂里13位金陵女子大学学生参加日本人的圣诞庆祝会,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 小说与电影当然有虚构的部分。不过,包括金陵女子大学、金陵大学和美、日...  

用户评价

评分

期待很久,直到放假终于在图书馆借到。绝对是诚意之作。期望读到民国学运的记述,不过几乎没提。此外材料选取很一般。感谢万恶英美加帝国主义和传教士们对达尔文世界的救济,关怀与爱在危难间也不曾离去。

评分

有點失望,不過裡面還是有些不錯的素材。筆者用燕大金大材料較多,華大略少

评分

作者下了很大功夫,光是抢救挖掘保存史料就功莫大焉了。书里呈现了五所教会大学的风采,它们同样是民国大学光彩的一页,应该被更多人了解。只不过由于涉及学校和人物过多,读的时候难免有杂乱之感。金大和金女大保存了那么多珍贵照片,尤其是抗战胜利和复员回首都师生的精神状态,看照片跟看文字的感受完全不一样。时至今日,中国的私立大学仍然不许自由创办,公立学校问题百出,看看过去时代先哲们如何作为,恍如隔世,欷歔不已。

评分

虽然有媒体热炒的陈寅恪,吴宓,钱穆等大学者在华西坝的诸多细节和花絮,但此书最有价值的是后半部关于很多名不见经传的教会大学学者的记录,他们也是构成民国文化史的重要一员,对后世的影响远比我们了解大得多。七十年后,总算有岱峻先生历经八年辛劳曲折为其正名和立传,是以五星推荐。

评分

看了《无问西东》,抱怨当时避于贵州湄潭的母校被社会忽略了,大家的眼中只有西南联大。看了这本书之后,才发现真正被忘记的是华西坝的这五所教会大学,不但被忘记,而且被肢解、被消灭,唯恐这些文明的先行者在这个国家的历史上留下令人恐慌不安的印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