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有涯愿无尽

我生有涯愿无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梁漱溟
出品人:世纪文景
页数:386
译者:
出版时间:2013-8
价格:4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8113046
丛书系列:梁漱溟作品集
图书标签:
  • 梁漱溟
  • 传记
  • 自传
  • 我生有涯愿无尽
  • 中国文化
  • 中国近代史
  • 回忆录
  • 中国
  • 人生哲理
  • 愿望追求
  • 生命意义
  • 无尽梦想
  • 自我成长
  • 心灵感悟
  • 永恒渴望
  • 存在思考
  • 现实与理想
  • 奋斗历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梁漱溟最完整的自传!

历时27年编纂,5次增删的最后定本

论衡东西文化,投身乡村建设,发起民主同盟,直谏最高领袖

生于都市,要为农夫代言;心归佛法,甘为孔子正名

————————————————————————————————————————————————

•幼年不学四书五经,而入洋学堂,念《英文初阶》《地球韵言》,身后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儒家”“国学大师”

•两度欲自杀,一度想出家;哀民生疾苦,叹“吾曹不出如苍生何”,积极入世求解中国与人生两大问题

•24岁以中学学历登北大讲坛,教授印度哲学;7年后,主动辞去教职,投身新教育和乡村建设

•巡历抗战游击区8个月,敌兵围堵,飞机轰炸,数次险死还生,始终泰然自若

•发起民主同盟,调查李闻惨案,力促国共和谈,奔走8年,被称之为“中国的甘地”

•与毛泽东几次通宵长谈,激辩中国道路;1953年向最高领袖“要雅量”,成“反面教员”

•只批林不批孔,再遭全国性大批斗而不改初衷,宣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

•“文革”抄家,资料全无,仍笔耕不辍;1975年《人心与人生》完稿,前后费时约50年,称“使命完毕,可以去矣”

——————————————————————————————————————————

《我生有涯愿无尽——漱溟自述文录》是最完整的梁漱溟自传。梁漱溟自称不是哲学家、国学家,只是“问题中人”,以“认识老中国,建设新中国”相号召,毕生所求惟在人生与社会(中国)两大问题的解答。从清末,历民国,到新中国,北大教书,乡建运动,发起民盟,廷争面折,时代变迁,世相百态,作者皆以细腻坦诚的笔触客观叙述,九十多年人生轨迹中自学之历程、情感之所依、思想之嬗变以及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之社会实践等诸多方面纤毫毕现。本书由梁漱溟长子梁培宽先生历时27年,前后增删5次,编纂而成,是了解梁漱溟先生的人生经历、学术思想以及生活感悟的最可靠资料。

作者简介

梁漱溟(1893—1988),20世纪中国最具独立风骨及知行合一的思想家、社会实践者。原名焕鼎,字寿铭,又字漱冥,后以漱溟行世。早岁信佛而后归儒,亦不废佛;以中学学历而执教北京大学。壮年辞去教职,长期从事乡村建设;发起民盟,为调停国共奔走呼号。1949年后屡受批判而始终不屈,傲然宣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一生以“认识老中国,建设新中国”相号召,在两个问题上追求不已:一是人生问题,即人为什么活着;二是社会问题,亦可云中国问题,即中国向何处去。主要作品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

目录信息

目 录
第一辑 我的生平
我的自学小史
自述
我的家世与生平行事
第二辑 我的人生态度
我是怎样一个人?
我的过去
自述早年思想之再转再变
我早年思想演变的一大关键
三种人生态度——逐求、厌离、郑重
如何成为今天的我
第三辑 我的主要经历
值得感念的岁月
我从事乡村建设工作的简略回顾
我努力的是什么——抗战以来自述
记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赴香港创办民盟言论机关《光明报》前后
香港脱险寄宽恕两儿
抗战胜利后我奔走国共和谈的经过
为全国团结合作而奔走
回忆参加调差国民党暗杀李闻案
我的努力与反省
再忆初访延安
追记在延安北京迭次和毛主席的谈话
批孔运动以来我在学习会上的发言及其经过述略
敬答一切爱护我的朋友,我将这样地参加批孔运动
第四辑 我的主要著作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自序
《乡村建设理论》自序
《中国文化要义》自序
《人心与人生》书成自记
第五辑 怀念师友
纪念蔡元培先生
纪念梁启超先生
回忆李大钊先生
伍庸伯先生传略
怀念熊十力先生
略记当年师友会合之缘
有关师友同住共学的记述三则
第六辑 思念亲人及家书选录
思亲记
悼亡室黄靖贤夫人
家书选录
第七辑 暮年有感
老来回忆此生
谈乐天知命
附录一 敌后游记区域日志(1957年9月编次)
附录二 美国学者艾恺访谈录(摘录)
附录三 梁漱溟年谱简编
增订再版本编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因正在学习中西哲,故对于哲学家的传记感兴趣,这本书是梁漱溟的传记。本书不是一整本都是写先生的一生,而是集结了许多先生对于自己一生的叙述文章。于是开篇便晓知了其一生的大概。在其孩童之时,身体极弱,较其他孩童皆有之不及,因社会环境变化的缘故,其求学也多以自学为...  

评分

因正在学习中西哲,故对于哲学家的传记感兴趣,这本书是梁漱溟的传记。本书不是一整本都是写先生的一生,而是集结了许多先生对于自己一生的叙述文章。于是开篇便晓知了其一生的大概。在其孩童之时,身体极弱,较其他孩童皆有之不及,因社会环境变化的缘故,其求学也多以自学为...  

评分

梁漱溟最完整的自传! 历时27年编纂,5次增删的最后定本 论衡东西文化,投身乡村建设,发起民主同盟,直谏最高领袖 生于都市,要为农夫代言;心归佛法,甘为孔子正名 ———————————————————————————————————————————————— •...  

评分

梁先生自幼体弱多病,年长后反强健超众,非仅茹素之功。我的理解,他很注重养心之道,所谓心气壮才可坦然处事。我自己的体会,心无忧虑方能睡得安稳,否则絮事萦怀,竟夜不眠,精神损耗,面色苍白。 梁先生说自己少年时有斫丧身体之恶习,三十以后,遗精、痔血、胃病...  

评分

在图书馆偶然拿起了这本书,本书是梁漱溟先生的自传。 先生诉求真理,学问人生,历经中国近代最风云变幻的一百年。 摘抄: “人之所以有学问,恰为他善于发现问题,任何微细不同的意见观点,他都能觉察出来,认真追求,不忽略过去。问题是根苗,大学问像是一棵大树,从根苗上发...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现代儒家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他的学问和成就,更多是在自学当中获取。说梁漱溟是自学成才的楷模,一点都不为过,要不然,他区区一个中学生,为什么会被蔡元培相中,到北京大学当讲师?梁漱溟信奉中国一句老话“活到老、学到老”。梁漱溟在本书的《生平述略》《我的自学小史》章节中,回忆了少年时期自学的往事。他6岁开始读书,在他幼年时并没有学习四书五经,而是在读了《三字经》之后,学习《地球韵言》,这本书以韵文的形式,介绍世界历史地理人文。在阅读中,他的视野变得开阔,在东西文化的比较之中他懂得了中国文化的厚重。在《自学的根本》章节中,他谈到了自学的动力和原因是:向上心。他写到,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尤其是京城的维新运动和南方革命党的救国立场,让少年的他决心超越世俗的个人舒适生活追求,为国家和民族的崛起树立责任。

评分

人生与人心 或许跟让人期待

评分

梁先生单靠自学,凭一股子气,发愿心,寻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最紧要的事来做,主要是解决问题。言而总之,就是责任,记起先生提到孔子同阳明公这样的老师,如果来指导他一下的心愿。

评分

其实对于我来说是很难将自己代入到当时作者写下这些的历史语境当中的,梁先生是很了不起的,我只愿我能有他一半的钻研精神就好。

评分

核心内容: 1.世上有人生观:“逐求”的人生观肯定人生和欲望,它的低层次是满足物欲,高层次发展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和现代西方哲学。“厌离”的人生观既否定人生也否定欲望,最彻底的就是佛家思想。而“郑重”的人生观是肯定人生,抑制欲望。代表就是儒家思想,其精义是“自觉的、尽力量的去生活”。儒家解决了他的人生问题,让他不再认为“人生是苦”,转而以躬身入局的态度,谨慎地相信“这个世界会好起来”。儒家反对人依靠外力强迫,或者在欲望的驱使去行动,而是主张“正心诚意”,用自觉的精神力量作为人生动力。人的身体虽然无法摆脱欲望纠缠,但人的心可以主宰自身存在。 2.作者认为改造中国社会的关键在于改造农村社会,增强团体的组织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为此,他从二十年代开始,一直投身于中国乡村建设。 3.心期填海力移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