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

康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英国]罗杰•斯克鲁顿
出品人:
页数:296
译者:刘华文
出版时间:2013-5
价格:2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4729703
丛书系列:牛津通识读本
图书标签:
  • 哲学
  • 康德
  • 牛津通识读本
  • 德国古典哲学
  • 形而上学
  • 思想
  • 西方哲学
  • 传记
  • 哲学
  • 康德
  • 启蒙
  • 理性
  • 道德
  • 批判
  • 思想
  • 德国
  • 认识论
  • 自由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康德》用寥寥几万言将康德庞大的“批判哲学”体系表述出来,把康德哲学通俗化、浓缩化。无论对于初次涉猎康德哲学的新手,还是对于造诣颇深的康德专家,本书都值得一读。

康德或许堪称近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家,同时也最为深邃难解。在《康德》中,作者探究了康德作品的产生背景,考察了康德与莱布尼茨和休谟的关系,以及康德的一项努力,即建立一种既非唯理论又非经验论、但却能显示人类理智界限的哲学。《康德》全书用强劲的笔触探讨了康德哲学中的先验演绎、绝对律令、美与设计、启蒙与律法、先验哲学等复杂主题。

作者简介

作者

罗杰·斯克鲁顿(Roger Scruton) 哲学家、作家。1965年毕业于剑桥大学。曾先后在剑桥大学和伦敦大学从事学术研究,并曾兼职任教于波士顿大学,后成为自由作家。现为牛津大学访问教授(无薪)、圣安德鲁斯大学访问教授(兼职)、美国企业研究所访问学者。已出版著作包括:“逝去的大师”丛书中的《斯宾诺莎》、《艺术与想象》(1974)、《建筑美学》(1979)、《审美理解》(1983)等。

序言作者

周文彰 哲学博士,研究员。现任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生导师、绍兴兰亭书法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专著有《狡黠的心灵》(1991)、《从历史走向现实》(1995)等;译著有《康德》(1990)、《理由与求知》(1990)、《当代认识论导论》(1990)。

目录信息

修订版序…………………………………………………………………………………………I
第一版前言………………………………………………………………………………………II
缩略语……………………………………………………………………………………………III
1 生平、著作与性格………………………………………………………………………………1
2 康德思想的背景…………………………………………………………………………………16
3 先验演绎…………………………………………………………………………………………32
4 幻相的逻辑………………………………………………………………………………………53
5 绝对律令…………………………………………………………………………………………72
6 美与设计…………………………………………………………………………………………95
7 启蒙与律法………………………………………………………………………………………111
8 先验哲学…………………………………………………………………………………………127
索引………………………………………………………………………………………………131
编者说明…………………………………………………………………………………………137
英文原文…………………………………………………………………………………………139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序言 周文彰 一部赫然以《康德》作标题,用意明显在于全面评介康德的著作,区区只七万余字,能够说明问题么?熟悉西方思想史的读者都知道,康德,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山大师,在其长达五十多年的学术生涯中,著述甚丰,卷帙浩繁。柏林科学院(原普鲁士皇家科学院)1902年起...  

评分

本书应该不适合零基础了解康德,因为很多概念关键的点作者是蜻蜓点水的,比如范畴的主客演绎,先验图式,想象力的沟通作用等。对于纯批精彩之处在于论述先验自我如何依凭时间这个内感官形式维持在现象界之存在,观点新奇且富有说服力。第一版引用较多,但对主观演绎不着笔墨,...  

评分

文/吴情 德国是许多哲学家的祖国。一连串如雷贯耳的名字,都堪称是德国的骄傲:康德、费希特、黑格尔、阿图尔·叔本华、尼采、卡尔·马克思、哈贝马斯、雅思贝尔斯……这些哲学家中,康德,尤享有盛名。有一个不成文的说法:康德之前的所有思想,全部流进他这个“蓄水池”,康...  

评分

纯粹理性批判: 纯粹理性是独立于一切经验的理性 1.先天范畴(并非白板) 2.二律背反 : 2.1空间的冲突 2.2逻辑 2.3时间 物自体永远不可被认知 我们理解的事物永远是我们能理解的事物 一切知识都开始于经验,但一切知识并非都来源于经验 人类无法证明上帝存在,也天法证...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公平地讲,先验演绎从未能提供一个令人满意的论证。它的所有说法都涉及从意识统一通过时间向主体同一的过渡。休谟指出,我们对客观知识的一切主张都涉及从统一到同一的过渡;他还认为这一点永远不会被证实为合理。康德没有发现可以用来回答休谟的术语。不过,他的事业被维特根斯坦所复兴。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提出著名的“私人语言”论证,主张不存在不参照公共世界的关于经验的知识。我能直接地、不受影响地认识我自己的经验,但这只是因为我从公共用法中获得意义的概念应用到我的经验身上。我的语言的公共性保证了它的指称客观性。对很多人来说,维特根斯坦的论证似乎很有说服力,它同先验演绎有着一样的前提和结论。然而,它不依赖于时间的形而上学学说,而是依赖于指称和意义学说。它没有直接声称主体依赖于客体,而是主体依赖于主体共同体。

评分

公平地讲,先验演绎从未能提供一个令人满意的论证。它的所有说法都涉及从意识统一通过时间向主体同一的过渡。休谟指出,我们对客观知识的一切主张都涉及从统一到同一的过渡;他还认为这一点永远不会被证实为合理。康德没有发现可以用来回答休谟的术语。不过,他的事业被维特根斯坦所复兴。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提出著名的“私人语言”论证,主张不存在不参照公共世界的关于经验的知识。我能直接地、不受影响地认识我自己的经验,但这只是因为我从公共用法中获得意义的概念应用到我的经验身上。我的语言的公共性保证了它的指称客观性。对很多人来说,维特根斯坦的论证似乎很有说服力,它同先验演绎有着一样的前提和结论。然而,它不依赖于时间的形而上学学说,而是依赖于指称和意义学说。它没有直接声称主体依赖于客体,而是主体依赖于主体共同体。

评分

不觉得是入门,还是挺需要有既定的一些基础,然后再去理解作者的概括和评判。

评分

2015/06/15 没个卵用。

评分

还是去读邓晓芒的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