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的过去与未来-牛津通识读本

考古学的过去与未来-牛津通识读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英国]保罗•巴恩
出品人:
页数:240
译者:覃方明
出版时间:2013-5
价格:2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4732680
丛书系列:牛津通识读本
图书标签:
  • 考古学
  • 牛津通识读本
  • 考古
  • 历史
  • 科普
  • 牛津通识
  • 保罗•巴恩
  • 通识读本
  • 考古学
  • 历史
  • 文化
  • 通识读本
  • 牛津
  • 学术
  • 过去
  • 未来
  • 研究
  • 文明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考古学的过去与未来》由古物研究会会员、《考古学》杂志(纽约)特约编辑保罗•巴恩撰写,折射出了考古学的持久魅力。南京博物院前院长梁白泉作序推荐。

《考古学的过去与未来》趣味横生,折射出了考古学的持久魅力。考古作为一种消遣、一份事业和一门学科而独具吸引力。它囊括了整个地球,求索二百五十万年的历史。从沙漠到丛林,从深穴到高峰,从石器到卫星照片,从现场挖掘到抽象理论,考古学与几乎所有的学科相互交叉,试图重建过去。

作者简介

作者

保罗•巴恩 古物研究会会员,《考古学》杂志(纽约)的特约编辑。翻译和编著过多本考古学方面的著作,同时还担任电视台考古节目的主持人。

序言作者

梁白泉 南京博物院前院长,研究员,复旦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江苏省及南京市文管会委员,南京古都学会顾问。195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主要致力于文物、考古、保护方面的工作。主编出版有《国宝大观》、《中国大百科全书·博物馆卷·中国博物馆》、《中国艺术博物馆》、《吴越文化》等十余部著作。

目录信息

1 考古学的起源与发展
2 确定年代
3 技术
4 人们怎样生活?
5 人们怎样思想?
6 居所与社会
7 事物如何与为何改变?
8 少数与女性
9 将过去呈现给公众
10 过去的未来
索 引
英文原文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文章最后说到: 「如果我们要知道我们正去往何处,那么我们就需要去追溯我们的轨迹,去看看我们来自何处。这就是为什么考古学如此重要的原因」 看到这里感慨了一下:人类的改变从来没有依赖于过去,相反,阻碍改变的恰恰是人类的过去。 文章的开始阶段很不错,翻译得生动幽默...  

评分

文章最后说到: 「如果我们要知道我们正去往何处,那么我们就需要去追溯我们的轨迹,去看看我们来自何处。这就是为什么考古学如此重要的原因」 看到这里感慨了一下:人类的改变从来没有依赖于过去,相反,阻碍改变的恰恰是人类的过去。 文章的开始阶段很不错,翻译得生动幽默...  

评分

書中譯注有助讀者理解原文及相關背景;解說有助了解原文插圖的幽默之處,譯者應記一功。但整體而言,譯文水準飄忽,還是讀原文吧。 閱讀時察見「有趣翻譯現象」數則,茲列如下: (一)扉頁介紹了作者、序言作者,唯欠譯者,翻遍全書亦無介紹譯者的篇幅,甚奇。 (二)譯文...  

评分

作为知名的考古学家,能够为普通人写一本小书并不容易。这不是知识的问题,而是观念自觉的问题。西方的考古学在大众普及方面虽然已经做得比中国不知道好多少倍,但是无数人还是坚持把考古等同于挖宝。作为一门严谨的科学,考古所包含的不仅仅是发现神秘过去的激动人心的时刻...  

评分

序言 梁白泉 马克思在讲到一般意识形态和德国哲学时说:“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说到历史,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人类自身的历史。 什么是我们自身的历史?一般将其理解为以文字记录的历史文献。...  

用户评价

评分

任何学科如果不能满足人的欲望就没意义。理想跟现实打架嘛。

评分

蛮有趣的,等下贴一个好笑的误译

评分

在曾经打算报考考古专业的八年后,我终于。。。。。。。完整的读完了一本考古学的入门书

评分

严重怀疑是教授拆分内容找学生翻译的,有让人不能容忍的翻译腔,前后风格还不太一致,当入门读物,勉强读一下就好。//作者还蛮幽默的,总有那么一些让读书的人能会心一下的地方。

评分

哈哈哈!除了最后一句翻译是病句,全书读起来通俗又愉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