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建築》是一本不止於談建築隊建築書。作為建築,何為“聲”?何為“負”?在隈研吾看來,負建築絕非是失敗的建築,而是人類真正需要的建築。
在不刻意追求象徵意義,不刻意追求視覺需要,也不刻意追求滿足占有私欲的前提下,可能齣現什麼樣的建築模式?除瞭高高聳立的、洋洋得意的建築模式之外,難道就不能有那種俯伏於地麵之上、在承受各種外力的同時又不失明快的建築模式嗎?
《负建筑》 南方都市报 书评 2008-2-10写 2008-2-24发 隈研吾(Kengo Kuma)在建筑界被誉为“新弥生派”的代表人物,其设计有着日本艺术品般朴素优雅的形式美。他曾受邀参加了“长城脚下的公社”项目,竹屋即是他设计的。他的作品以思辨和实验性的居多,不愿意给自己限定在某...
評分就像KUMA书中说的那样,连正统体制也开始屈服于品牌效应, 我也算很艰难地在他品牌效应下把这本白皮儿生吞完鸟... 其实概括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我也就省省了吧。
評分就像基础哲学原理一样,永远无法割裂的看待任何事物。建筑的发展史,总是与社会的经济、政治状况发展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包括艺术、设计,都是对现有社会现状的反映和变革方向的思考。直到现在,我才大概的 明白了,后现代主意的建筑发展,与80年代的泡沫经济之间密切的关系。...
評分良心之作
评分太多彆的知識理論瞭——缺點+優點。凱恩斯主義和凱恩斯。
评分也許隈研吾是當代除瞭koolhaas之外最深沉的建築師瞭,雖然很多曆史都被過度闡釋瞭,但是他對於後現代、密斯、輕與重、遊戲與快感....都有著十分精闢的理論,一氣兒讀完真是說不齣來的酣暢淋灕,當初讀它還是因為飛機晚點,要不就錯過瞭
评分可惜,翻譯的那個人真的好差,根本就沒有翻譯齣隈研吾想錶達的思想!
评分一看到那些主義就懵瞭~·看得好艱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