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建筑》是一本不止于谈建筑队建筑书。作为建筑,何为“声”?何为“负”?在隈研吾看来,负建筑绝非是失败的建筑,而是人类真正需要的建筑。
在不刻意追求象征意义,不刻意追求视觉需要,也不刻意追求满足占有私欲的前提下,可能出现什么样的建筑模式?除了高高耸立的、洋洋得意的建筑模式之外,难道就不能有那种俯伏于地面之上、在承受各种外力的同时又不失明快的建筑模式吗?
隈研吾,日本著名建筑师,隈研吾都市设计中心代表,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教授。
《负建筑》 南方都市报 书评 2008-2-10写 2008-2-24发 隈研吾(Kengo Kuma)在建筑界被誉为“新弥生派”的代表人物,其设计有着日本艺术品般朴素优雅的形式美。他曾受邀参加了“长城脚下的公社”项目,竹屋即是他设计的。他的作品以思辨和实验性的居多,不愿意给自己限定在某...
评分我们需要灵感, 去面对这个枯燥而喧闹的世界。 因此,我们有了另一个看待事物的角度。 正与负,也因此为平日里依稀见惯的建筑,而平添了几抹不凡的色彩。 有时候真的很感慨日本人将原本属于中国的“禅”、“道”理解到如此精深的地步。当我们直视自我心灵,直视自我作品的时候...
评分就像KUMA书中说的那样,连正统体制也开始屈服于品牌效应, 我也算很艰难地在他品牌效应下把这本白皮儿生吞完鸟... 其实概括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我也就省省了吧。
编辑不认真。有几个连我都能看出的明显错误。
评分非常好,有逻辑,有格局。作者不仅仅是建筑家,更是宏观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
评分一看到那些主义就懵了~·看得好艰辛~
评分为什么 给我的感觉好像新东方
评分不是建筑理论,而是建筑行业的视角和建筑存在本身的思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