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西域考古记》是英国考古学家、探险家斯坦因对中国新疆及中亚地区进行四次探险的纪实之作。书中通过记录大量的考古挖掘,首次揭开了诸如楼兰、尼雅等古国的神秘,具有珍贵的史料意义,对于我们了解该地区的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斯坦因,原籍匈牙利,是一名犹太人,1904年入英国籍。考古学家、艺术史家、语言学家、地理学家和探险家,国际敦煌学开山鼻祖之一。他是今天英国与印度所藏敦煌与中亚文物的主要搜集者,也是最早的研究者与公布者之一。他的许多著作至今仍是敦煌吐鲁番学研究者的案边必备之书。曾经分别于1900-1901年、1906-1908年、1913-1916年、1930-1931年进行了著名的四次中亚考察,考察重点是中国的新疆和甘肃,所发现的敦煌吐鲁番文物及其他中亚文物是今天国际敦煌学研究的重要资料。
本书穿插着介绍了斯坦因三次西域考古的大致情况,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在面对各种或自然或人为的困难时,首先想到的不是退却,而是如何去解决,且最后总是能一一化解。诚然,他背后的英帝国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经济、政治上的支持,但是,我想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斯坦因对...
评分定价48元,折后不到四十元,买两本《时尚》的钱买一本这个书,真的值了。 1,浓缩版。斯坦因第四次来中国盗宝被“拒签”了,他综合前三次探险写成了这本书,比其他“分册”无疑是浓缩的精华。 2、翻译好。向达先生三十年代译过此书,巫新华重译,并以“向本”为蓝本,读起来很...
评分 评分斯坦因和伯希和因为敦煌文书,在中国变得遗臭万年。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两个人把中国尤其是西域推向了世界,更多的人来认识中国、认识新疆。 书里的内容很充实。斯坦因虽然是个盗宝者,但是他们那一代人的精神很值得现代沉沦的中国青年学习!书中虽然有些地方对中国的国...
评分因为新疆的发掘与游历,回来便找来这本来看。有些熟悉的地方,有些陌生的地方。总觉得有些举重若轻的叙述感。觉得很无奈很可惜。
评分盗窃了大量文物,歪果仁就算研究也是婴儿水平,根本不能和古代考过试的文官相比,歪果仁写的中国文物研究都不值得一读。
评分在斯坦因的眼中,那些文物就是谁发现了谁占有,何况自己还准备了那么久历经这么多艰辛病苦。以后的中国人忿忿不平?王道士是收了银子的好吗?还有尼雅等等遗址找文物翻的垃圾堆都很臭的,不容易的~
评分向达的译文似乎一向被非议,没有对比原著,只觉得这种古意盎然的措辞非常适合对出土文物的物质特征进行描述。斯坦因西域考古的整个路线中,玉门关、敦煌、吐鲁番、天山这些地方都是去过的,《鬼吹灯》又给普及过昆仑山、精绝古城等地理概念(哈),所以读来也不会全然陌生。多次考古过程中,有大量重复的、机械的工作,比如找水、找燃料、挖掘千年的垃圾——斯坦因甚至可以通过闻垃圾堆的味道,分辨出这是哪个年代留存下来的、大概里面有什么。在这些枯燥的工作之外,他循着大法师玄奘的脚步,亦步亦趋,流沙堕简、骑马踟蹰,看着如今已经废弃的烽燧,感觉“两千年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情”,很触动人。他眼里似乎是没有国族,只有古物,所以革命时局、沿路的政府、和敦煌王道士打的交道,对他来说都没有超越于考古之外的意义。蒋师爷萌萌哒,人比骆驼瘦。
评分到后面就是为读完而读。。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