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西域考古记》是英国考古学家、探险家斯坦因对中国新疆及中亚地区进行四次探险的纪实之作。书中通过记录大量的考古挖掘,首次揭开了诸如楼兰、尼雅等古国的神秘,具有珍贵的史料意义,对于我们了解该地区的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斯坦因,原籍匈牙利,是一名犹太人,1904年入英国籍。考古学家、艺术史家、语言学家、地理学家和探险家,国际敦煌学开山鼻祖之一。他是今天英国与印度所藏敦煌与中亚文物的主要搜集者,也是最早的研究者与公布者之一。他的许多著作至今仍是敦煌吐鲁番学研究者的案边必备之书。曾经分别于1900-1901年、1906-1908年、1913-1916年、1930-1931年进行了著名的四次中亚考察,考察重点是中国的新疆和甘肃,所发现的敦煌吐鲁番文物及其他中亚文物是今天国际敦煌学研究的重要资料。
因为要去中亚,遂想看此书。没想到亚马逊,当当什么的都没货,电话打给出版社也没货,最后淘宝买,很多都是复印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找到一家有货的。幸好,这本书看完后觉得很值。 看这本书一直是百度地名+看地图。因为书上的地名大部分没听过,就算听过也不清楚...
评分本书是斯坦因结合自己1900年、1906年和1914年三次在中亚地区探险的经历所作的简单的、更为通俗的汇报(相比之前每次探险之后做的专题报告而言是简略一些的,书中这种痕迹比较明显),行文中三次探险是互相穿插的。 斯坦因本人探索的目标是在原来的中国西域地区,...
评分就算这些珍宝留在国内,我看国内西域研究的水平还是不会提高,原因主要有三: 1.意识形态上先入为主,对文明冲突、交融的这块宝地,不可能、不愿意用太大太多精力来研究。 2.国内学者的多学科学知识广度,比如王炳华、夏鼐,他们的文笔、对印度希腊艺术的鉴定能力,与斯坦因、...
评分就算这些珍宝留在国内,我看国内西域研究的水平还是不会提高,原因主要有三: 1.意识形态上先入为主,对文明冲突、交融的这块宝地,不可能、不愿意用太大太多精力来研究。 2.国内学者的多学科学知识广度,比如王炳华、夏鼐,他们的文笔、对印度希腊艺术的鉴定能力,与斯坦因、...
评分西域考古记 书店见到ta,勾起了某人对新疆的惦记,迫不及待就给抱回来了。可怜某人钱不少花几分,每每总是落得帮书店清存货的待遇——只怪自己选的书太冷门,总是没得多一本未拆封的可选。 对新疆起了惦记,源自阅读了一套中国通史的明清卷。虽然书的序言有点尬,但内容还是不...
到后面就是为读完而读。。累
评分盗窃了大量文物,歪果仁就算研究也是婴儿水平,根本不能和古代考过试的文官相比,歪果仁写的中国文物研究都不值得一读。
评分有36年的PDF~~
评分略散乱,翻得也比较奇怪,附录真好。
评分本世纪初,当中亚探险进入学术突破—代表性的成就是斯坦因的调查、发掘以及随后西方学者如沙畹(E. Chavannes)的研究—的新阶段时,中国学术也正在经历着由传统向近代的跃进。中亚探险所造就的国际学术新潮流光彩四溢,包括汉文典籍在内的东方文献,已经被纳入到这个新的研究领域中。斯坦因在《西域考古图记》中多处引用《汉书》和《后汉书》,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准确地理解。这个新学科虽然生长于西方学术传统之下,却面对着完全陌生的资料和问题。结果,新学科扩张了西方学术的传统领域,其触角已伸展到中国学者的眼鼻底下。这一情形,与19世纪中后期西方把中国强行并入西方的商业世界,有着惊人的近似。中亚学,或称西域学,无论其研究范围还是研究手段,都无法回避有着无比深厚传统的中国历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