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考古 历史 西域 斯坦因 商务印书馆 汉译名著 海外汉学 文物与考古
发表于2025-02-22
西域考古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西域考古记》是英国考古学家、探险家斯坦因对中国新疆及中亚地区进行四次探险的纪实之作。书中通过记录大量的考古挖掘,首次揭开了诸如楼兰、尼雅等古国的神秘,具有珍贵的史料意义,对于我们了解该地区的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斯坦因,原籍匈牙利,是一名犹太人,1904年入英国籍。考古学家、艺术史家、语言学家、地理学家和探险家,国际敦煌学开山鼻祖之一。他是今天英国与印度所藏敦煌与中亚文物的主要搜集者,也是最早的研究者与公布者之一。他的许多著作至今仍是敦煌吐鲁番学研究者的案边必备之书。曾经分别于1900-1901年、1906-1908年、1913-1916年、1930-1931年进行了著名的四次中亚考察,考察重点是中国的新疆和甘肃,所发现的敦煌吐鲁番文物及其他中亚文物是今天国际敦煌学研究的重要资料。
斯坦因是有多大的勇气混迹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真让人佩服。他很聪明的把自己考古和千佛洞所得全部运回大不列颠博物馆,并给当时著名的沙畹等汉学家研究,这对西域研究深有价值。
评分因为新疆的发掘与游历,回来便找来这本来看。有些熟悉的地方,有些陌生的地方。总觉得有些举重若轻的叙述感。觉得很无奈很可惜。
评分關於樓蘭的記述並不多,但學術性還算比較強。斯坦因的文筆真是dry,看起來也很像戰利品登記文書,以及書中不少地名湖泊河道名跟現在的名稱對照不起來,略困擾。但還是那句話:學術性比較強。王道士的事兒在書中有所記載,看完很囧。囧的不是斯坦因,而是被教科書欺騙多年——雖然老早就知道教科書是騙人的。
评分西方殖民史很大程度上是奠基于这种细致入微的深入考察的学术工作上的。相较之下,1路1带的输出显得粗暴和无知。
评分向达的译文似乎一向被非议,没有对比原著,只觉得这种古意盎然的措辞非常适合对出土文物的物质特征进行描述。斯坦因西域考古的整个路线中,玉门关、敦煌、吐鲁番、天山这些地方都是去过的,《鬼吹灯》又给普及过昆仑山、精绝古城等地理概念(哈),所以读来也不会全然陌生。多次考古过程中,有大量重复的、机械的工作,比如找水、找燃料、挖掘千年的垃圾——斯坦因甚至可以通过闻垃圾堆的味道,分辨出这是哪个年代留存下来的、大概里面有什么。在这些枯燥的工作之外,他循着大法师玄奘的脚步,亦步亦趋,流沙堕简、骑马踟蹰,看着如今已经废弃的烽燧,感觉“两千年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情”,很触动人。他眼里似乎是没有国族,只有古物,所以革命时局、沿路的政府、和敦煌王道士打的交道,对他来说都没有超越于考古之外的意义。蒋师爷萌萌哒,人比骆驼瘦。
半文半白的民国译本文字精练,部分地名有所出入,如果曾经涉足过那些地区则也容易理解。 有不少篇幅在描写跋山涉水的艰辛,恐怕一百年后在考古、历史或收藏领域也没有几个能这样有探索精神而又吃苦耐劳的学者。 很想知道作者在古代垃圾堆里发掘出汉代不同材质的写本时是什么感...
评分西域考古记 书店见到ta,勾起了某人对新疆的惦记,迫不及待就给抱回来了。可怜某人钱不少花几分,每每总是落得帮书店清存货的待遇——只怪自己选的书太冷门,总是没得多一本未拆封的可选。 对新疆起了惦记,源自阅读了一套中国通史的明清卷。虽然书的序言有点尬,但内容还是不...
评分《沿着古代中亚的道路》是斯坦因综合了他四次中亚探险考古经历写成的通俗著作,比较适合对这个区域历史地理有兴趣的初读者,可以宏观全面地纵览其历次考察的全貌,确定真的有兴趣了再去看他每一次探险之后的专门报告。 尽管斯坦因在此地区的一系列行径可谓臭名昭著,但撇去政治...
评分《沿着古代中亚的道路》是斯坦因综合了他四次中亚探险考古经历写成的通俗著作,比较适合对这个区域历史地理有兴趣的初读者,可以宏观全面地纵览其历次考察的全貌,确定真的有兴趣了再去看他每一次探险之后的专门报告。 尽管斯坦因在此地区的一系列行径可谓臭名昭著,但撇去政治...
评分半文半白的民国译本文字精练,部分地名有所出入,如果曾经涉足过那些地区则也容易理解。 有不少篇幅在描写跋山涉水的艰辛,恐怕一百年后在考古、历史或收藏领域也没有几个能这样有探索精神而又吃苦耐劳的学者。 很想知道作者在古代垃圾堆里发掘出汉代不同材质的写本时是什么感...
西域考古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