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北歸•南渡(套裝全2冊)》是《南渡北歸》第一部,描述瞭抗戰爆發前後,中國知識分子和民族精英的生活,以及從敵占區流亡西南的故事。時間從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始,繼之平津淪陷,北大、清華、南開等大學南渡西遷,先長沙後昆明、濛自辦學的歲月,同時涉及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同濟大學、中國營造學社在抗戰烽火中艱難跋涉的曆程。突齣地描寫瞭蔡元培、鬍適、陳寅恪、傅斯年、梁思成、李濟、林徽因、金嶽霖、梅貽琦、馮友蘭等大知識分子的生活、學術、精神與情操,搜羅宏富,規模宏大,意旨宏遠,堪稱中國知識分子抗戰時期的群雕。
嶽南:山東諸城人,中國作傢協會會員,中華考古文學協會副會長,颱.灣清華大學駐校作傢。著有“考古紀實文學係列作品”十二部,屢獲好評,其《風雪定陵》(閤著)入選1996年颱灣《中國時報》開捲版十大好書。20世紀80年代末,著力對民國,特彆是抗戰時期中國自由知識分子思想脈絡、道德精神與學術成就等調查研究,有係列作品問世,其代錶作《陳寅恪與傅斯年》入選2008年《光明日報》十大好書,《南渡北歸》獲評《亞洲周刊》2011年十大華文好書之冠。
记得两年前,我与王珂博士曾一起探讨过岳南《陈寅恪与傅斯年》中的知识分子与大师的问题,以研究当代诗歌闻名于世的王珂博士说:如同高雅题材需要高贵文体(high style),他们的“学术大师品格”呼唤着与他们志趣相同的作者的“学者作家人格”。只有理解并欣赏他们的生存方...
評分我一直是这样的一种读者,我去阅读我喜欢作家的作品,但是很少对他的人生历程起探究之心,我只在意他文学上的痕迹,纵然那些作品里处处透露着作家本身的个性痕迹,但是我依然会选择把文品和人品割裂开来解读。我甚至认为,虽然带了痕迹,但是文学作品中的“自我”亦不是本真的...
評分乱世佳音 评《南渡北归之南渡》 “洛阳文物一尘灰,汴水繁华又草莱。非只怀公伤往迹,亲知南渡事堪哀。”冯友兰在蒙自南湖触景生情所做的古体诗,足以表现战火纷飞的年代,大师们国破家亡的悲哀、颠簸流离的痛苦和满身才华无处施展的愤恨。然而大师就是大师,在乱世中他们秉承...
評分虽未全部看完,但是岳南的其他著作也算看过好几本。除了情节波澜起伏以外,作者在本书中毫不掩饰自己的喜好,包括对某些大师人品和某政权的不屑,读起来真有当年水泊梁山快意恩仇的感觉。 考证的内容多了点,有点影响阅读连贯性。
因為彼時中國傳統文化尚未斷絕,又開放國門,西洋之風勁吹。兩相交匯,如江河衝破重山,蓬勃剛健,蕩漾開一片爛漫之景。讀完全書,最喜歡梅貽琦先生和陳寅恪先生!
评分知識分子的過去,選擇和私生活。
评分那個時代不知道為瞭什麼做學問,可依然要做學問。如今,再怎麼無望,也比那個時代條件好多瞭,又有什麼可頹喪的?因外物不足而頹喪,恐怕更多是為自己的惰懶無能找藉口吧。
评分南渡自應思往事,北歸端恐待來生。在國傢破碎的歲月裏,一群被今人譽為“大師”的人,人生軌跡被曆史、命運打得支離破碎,當然其中也穿插著各種可歌、可泣、可笑、可厭的事,讓今人看得贊嘆不已,唏噓不已。
评分南渡自應思往事,北歸端恐待來生。在國傢破碎的歲月裏,一群被今人譽為“大師”的人,人生軌跡被曆史、命運打得支離破碎,當然其中也穿插著各種可歌、可泣、可笑、可厭的事,讓今人看得贊嘆不已,唏噓不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