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库恩(Thomas S. Kuhn,1922—1996), 美国物理学家、科学哲学家、科学史家,被誉为“二战后最具影响力的一位以英文写作的哲学家”(理查德·罗蒂语)。
库恩于1949年获物理学博士,后执教于加州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任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哲学劳伦斯·洛克菲勒名誉教授(the Laurence Rockefeller Professor Emeritus of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at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主要著作有:《哥白尼革命:西方思想发展中的行星天文学》、《必要的张力》、《黑体理论和量子的不连续性》等。
伊安·哈金(Ian Hacking),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荣誉教授,法兰西学院“科学概念史与哲学”教授。
金吾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胡新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书是当前世界上研究科学史的著名专著。作者认为:自然科学的发展除了按常规科学一点一滴地积累之外,还必然要出现“科学革命”。科学革命不仅仅使科学的面貌焕然一新,而且还会引起人们世界观的变革。此书出版以后在科学界和哲学界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形成了一股世界性的研究热潮。
本书可供广大科学工作者、哲学工作者参考,对科学史、科学方法论研究者更是一本有价值的参考书籍。
本书从序到第VII章由纪树立译;从第VIII章到XIII章由李宝恒译。
不得不说,很赞的一本书。因为以前好像从没专门看过科哲的书,所以很有启发,揭示了科学作为学科本身的很多现象。 昨天看书看到一半又去看了好多遍《决战量子之巅》,看B站弹幕感觉大家都特别怀念那个伟大的时代。以前看《量子物理史话》的时候作者好像也说,活在那个时代的人...
评分不得不说,很赞的一本书。因为以前好像从没专门看过科哲的书,所以很有启发,揭示了科学作为学科本身的很多现象。 昨天看书看到一半又去看了好多遍《决战量子之巅》,看B站弹幕感觉大家都特别怀念那个伟大的时代。以前看《量子物理史话》的时候作者好像也说,活在那个时代的人...
评分我总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当科学发展到能够解释万物,人性应当何去何从?这本书给了我一个不算答案的答案:根本无需思考这个问题,因为做科学的始终是人。 ——好吧,以上是我的脑洞。 大部分论及科学及其结构的著作,大多从逻辑结构出发,并由此推导出科学为何如此的结论。...
评分上一次认真读科学哲学,应该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还在大学。喜欢科学哲学,则更早,应该是中学。中学的时候,我们年级喜欢科学哲学的不只我一个,有那么一个小团体,被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以及玻尔的量子力学所吸引,看到了简洁美,也看到争论背后的玄妙。说小团体,其实不...
评分前言:我作为一个业余逼格提升爱好者,杂七杂八地读了一些科学哲学文章,并粗略地通读了托马斯•库恩的里程碑式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恰逢所里也有人对此也有兴趣,姑且写点自己对这本书的理解,权当抛砖引玉。文中难免有偏颇疏漏之处,大家见谅。 托马斯•库恩所著...
我读的电子书版本应该就是这个吧,可是电子版错误好多,还是本身出版的时候校对就不够仔细呢……读得很草率,急着写讨论稿,可是还是很有收获的,不枉我为它花时间。
评分拒书马克。读英文版时想看看能不能转成中译版,翻开第一页就发现译者把Lorenz和Fitzgerald当成了同一个人的名和姓???译者是不是智障???
评分拒书马克。读英文版时想看看能不能转成中译版,翻开第一页就发现译者把Lorenz和Fitzgerald当成了同一个人的名和姓???译者是不是智障???
评分翻译不太好。经典作品中本应振聋发聩的观点和论述在经过几十年的传播和被接纳之后越发成为一种常识,以致后人再看到时难以设身处地地意识到其重大意义,这是经典之幸还是其不幸?幸吧。
评分科学哲学书,两个超级难懂的概念放一块儿写,加上奇怪的翻译语句。真的非常难读懂了。作者企图构建一个全新的关于科学的认识论,但是并没有旧论讲明白,也不知道是不是翻译问题,有些段落前后语句都不太搭。并不算入门书籍,但值得二刷三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