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度:一个孤独的天才解决所处时代最大难题的真实故事
“经度问题”是18世纪最棘手的科学难题。在将近两个世纪的时间里,科学家们费尽心机,想找到一种解决方案。当时,整个欧洲的科学界─ 一从伽利略到牛顿─一都试图通过绘制天体图,从天空中找到解决方案。
而钟表匠约翰·哈里森却独树一帜,大胆地提出了用机械方法(即使用一种能在海上提供精确时间的钟表)来解决该问题。他四十年如一日地潜心制作了后来被称作“精密时计”的完美计时器。
这是一段关于科学探索的传奇历史。整个故事中,随处可见英雄壮举与阴谋并存,智慧灵光与荒谬同在,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简明天文史、航海史和钟表制作史。
美国久负盛名的畅销书作家和科普作家达娃·索贝尔,其成名代表作品《经度》(Longitude),一度风靡全球,荣获“美国图书馆协会1996年度好书”、“英国年度出版大奖”等多项殊荣。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为本书撰写了新序言。
达娃·索贝尔(Dava Sobel)曾担任《纽约时报》科学专栏的记者,并为《奥杜邦》、《发现》、《生活》、《纽约客》以及《哈佛杂志》等期刊撰稿。除《经度》之外,她还出版了《伽利略的女儿》和《行星》等畅销科普著作。她与威廉·安德鲁斯合薯了《经度图解》,并担任了《致父亲的信》一书的编辑。索贝尔目前定居在纽约的东汉普顿。
昨天是世界地球日,读完这本书恰恰是与地球紧密相关,今天是世界读书日,特地赶来写一下读后,想一想也颇有意义。 清明假期回家的火车上开始读这本书,坐在奔驰于夜色里的火车上的我,如果要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及速度,只需要随便打开一个平常跑步用的app,各项数据就一目了...
评分 评分非常好的故事,西方科学成就的每一小组成部分都是很多科学家和冒险家数十年心血的结晶,无数的小部分组成了西法现代科技,帮助西方征服了非洲和亚洲。 哈里森解决经度问题成功有几个原因: 1、英国政府的激励机制;最初的2万英镑大奖吸引了哈里森制作了H1,经管局发放500英镑...
评分对《经度》这本书感兴趣,始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有一次,在电视里碰到BBC制作的一个系列片,讲的是寻找经度的故事,但只看到其中的一集。故事没看完,胃口却被吊了起来。在网上查了一下,知道有这么一本书,也在当当和卓越的书目中发现海南出版社曾经出过一个中文版,于是它在收...
评分自小我就得出了一个“常识”,海盗船长多是独眼龙,又丑又凶,令人厌恶。但是很奇怪,男孩们却对海盗情有独钟,他们用布蒙住自己的一只眼睛,插上一面画有骷髅头的小旗就开始横行霸道,虽然是在陆地上,他们也要装出眺望海平面的样子对即将出现在视野里的倒霉蛋进行一番征服。...
史诗级体验的著作,多元视野,从个人角度值得称道和赞赏的哈里森做出的实际上是一个通过无数次实验修正的艺术品,复杂精密且价格昂贵,同时很难复制。月距法虽然不够准确,但是在政府大规模投资的情况下,成本却低廉的多,最终使钟表战胜星历图的是后继者不断的技术优化,在H4诞生之后10多年时间内成功的降低了制作成本。最好结合夜壑舟的译作特拉法尔加战役 一起看,具备核心作用的小细节决定了作战方式的改进,没有精确计时科学的推进让海上经度的精确测量成为现实,英国海军在特拉法尔加战役前后对法国海军的封锁和追击行动就无法实现。另外站在科学史的角度,对于伽利略,惠更斯在经度测量中的奇思妙想也可以从此书中学到,对陆地地图的精确测量来自于对木星的卫星蚀天文观测,天文学发现的理论意义如何向实用转变,本书是很好的注脚。
评分最近刚好在教经纬度,翻出这本买了很久却没兴趣看的书,发现意外好看!第一次知道原来经度的确定靠的不是天文学家,而是制造钟表的工匠们!十分佩服哈里森等钟表匠为科学所做出的贡献。科学的进步不仅靠科学家,也需要其他行业的能人匠士~
评分内容深深吸引人,一本科普小说如此动人也算难得!更加难得的是翻译,不蹩脚,不拖沓,不装B的把原著完整呈现,非常感谢翻译的付出!
评分经度就是时间。
评分现在读完,没有当初想读是的那种满足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