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與中國的社會變遷

“青年”與中國的社會變遷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作者:陳映芳
出品人:
頁數:275
译者:
出版時間:2007-1
價格:25.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802308176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社會學
  • 青年
  • 陳映芳
  • 文化研究
  • 中國青年
  • 青年文化
  • 中國
  • 社會
  • 青年
  • 社會變遷
  • 中國
  • 社會發展
  • 時代變革
  • 成長曆程
  • 曆史進程
  • 現代化
  • 文化變遷
  • 社會結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作者所著眼的角色概念是聯結社會與個人、用來分析其相互關聯結構的中心概念。而作者用角色概念將這一特質巧妙地引齣,在作為角色擔當者的“年輕人”與“社會”之間,設置瞭“青年”這一角色類彆作為中間項.據此設定瞭由這三項組成相互關係的這樣一種理論框架,並以此作為分析模型。根據這個分析模型,作者可以分析角色的結構化過程。……

對於作者的這樣一些獨創性的著眼點,應該給予高度的評價。

相信作者的這項研究成果將對中國的社會學研究以及曆史學研究貢獻良多,就像它給日本的青年社會學以及中國社會研究做齣瞭令人注目的貢獻那樣。

著者簡介

陳映芳,日本文學博士(社會學專業),華東師範大學社會學係教授、係主任兼任華東師大城市社會研究中心主任。在國內外發錶論文數十篇,齣版瞭《在角色與非角色之間——中國的青年文化》(個人專著)、《圖像中的孩子——社會學的分析》(個人專著)、《徵地與郊區農村的城市化——上海市的調查》(主撰)、《移民上海——52人的口述實錄》(編著)和《我是這樣考上大學的——70位大學生的自述》(編著)。

圖書目錄

序章 清朝末期中國社會中年輕人的狀況
. 一  引子
. 二  年輕人的狀況
.  1. 沒有青年階層的社會中的年輕人
.  2. 年輕人對於雙親的依存性
.  3. 傢族中的年輕人
.  4. 年輕人團體的缺乏
. 三  約束年輕人的傢庭結構
. 四  規定年輕人狀況的社會結構
.  1. 教育和選拔製度
.  2. 職業、傢族和年輕人
.  3. 政治係統中的傢族組織
.
.
第一編 “青年”的誕生(從19世紀後半期到1919年)
.
第一章 青年階層的形成
. 一  引子
. 二  青年階層的形成契機:民族危機與教育改革
.   1. 近代中國的社會變遷與教育係統的改革
.   2. 作為年齡群體的“青年階層”的形成
.
. 三  傢庭約束功能的弱化
.  1. 學校教育與傢族製度的分離
.  2. 傢庭形態的維持與年輕人離傢的必要性
.  3. 中國的“公私觀”與年輕人的離傢
.
. 四  “少年”概念的意義
.  1. 社會對學生的期待
.  2. 梁啓超的“少年”
.  3. 作為社會角色的“少年”
.  4. “少年”論的文化基盤與有效性
.
. 第二章 “青年”的確立
. 一  角色類彆:一 個視角
. 二  “青年”的確立
.  1. “青年”的形成
.  2. “青年”的確立條件
.
. 三 “青年”的角色結構
.  1. “青年”的結構化
.  2. 從角色模型看“青年”的性格
.  3. “青年”的局限
.
.
第二編 年輕的激進主義者(1920年代至1940年代)
. 引子 問題意識
. 一  “五四青年”的分裂與青年知識分子的激進化
. 二  問題所在
.  1. 有關知識分子激進化的種種解釋
.   2. 觀察問題的視角
.
. 第三章 傢族主義與年輕的激進主義者
.  一  從反抗傢庭到改造社會
.   1. 青年革命的理由——個人生活史的考察
.   2. 傢族主義對於青年的意義
.   3. 從反抗傢庭到改造社會
.
.  二  傢族主義與激進主義
.   1. 傢族主義的兩義性
.   2. 價值和倫理意識結構中的傢族主義與激進主義
.   3. 青年中的共産主義傾嚮
.
. 第四章 “激進青年”的存在條件
.  一  角色期待、奬懲與“激進青年”
.   1. 角色期待與奬懲的功能
.   2. 來自社會的支持
.
. 二  規範、政治、法律和軍事的多重空間
.  1. 傢族
.  2. 學校
.  3. 外國租界的存在:上海的例子
.  4. 共産黨的根據地和解放區
.
. 三  從論爭看年輕的激進主義者的兩難情境
.
.
第三編 “革命青年”(1949~1976)
. 引子 “青年”的社會狀況的變化
.  1. 年輕人與傢庭之關係的變化
.  2. 1950年代“青年崇拜”的形成
.
. 第五章 “革命青年”的形成機製
.  一  “青年”的意義演變
.   1. “青年”角色擔當者的轉換
.   2. “青年”的深層變化
.   3. 從角色模型看“革命青年”的角色規範
.
.  二  青年知識分子的轉嚮
.   (一)既有的研究
.   (二)“青年”的一 貫性與青年知識分子的轉嚮
.   (三)價值觀的變化與青年知識分子的轉嚮
.   (四)“激進青年”存在條件的消失
.    1. 政治空間和社會空間的統一
.    2. 對青年的管理及製約的製度化
.
.  三  政治社會化——“革命青年”的培養係統
.  1. 政治教育
.  2. 學校中的組織:結構與功能
.  3. 培養“革命青年”的社會條件
.
. 四  “革命青年”的地位與角色錶演
.  1. “革命青年”的雙重性格的育成
.  2. 圍繞齣身問題的矛盾和緊張
.  3. “年輕人壓製”的再形成與青年地位的下降
.  4. “革命青年”的角色錶演
.
.
第四編 “青年”的解體(197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
. 第六章 “青年”的解體
.  一  “青年問題”及其在後文化大革命時期的含義
.  二  “革命青年”、“現代青年”和“自由青年”
.   1. “青年”的三 個類型
.   2. 年輕人的非“青年”化
.
. 三  “青年”解體的機製
.   1. “青年”的解體
.   2. “青年”解體的機製
.
. 第七章 年輕人與“青年”——代結論
.  一  關於“青年”
.  二  關於“青年”的主角
.  三  學生運動與“青年”
.  四  “青年”角色與“孩子”角色
.
. 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 這本書的閱讀也一半是因為工作一半是因為興趣. 團隊中有一部份工作是針對青年人的, 而我一直在思索如果我們的工作是回應現代化的主流意識形態的話, 那青年人工作應該如何來思考? 青年是否和現代化有某種關係? - 以前也接觸過"青年"乃現代化過程中才出現的一個群體, 因為現代...  

評分

个人觉得校长的序言写得还是太夸张了一些。但这还是一本不赖的书,at least, it gives us a perfect review of the roles of Chinese youths throughout the history.

評分

- 這本書的閱讀也一半是因為工作一半是因為興趣. 團隊中有一部份工作是針對青年人的, 而我一直在思索如果我們的工作是回應現代化的主流意識形態的話, 那青年人工作應該如何來思考? 青年是否和現代化有某種關係? - 以前也接觸過"青年"乃現代化過程中才出現的一個群體, 因為現代...  

評分

看书的时候不由的想起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那是一个让我不由迷惘的年代,19世纪,给我留下的印象除了裂痕唯有残忍。 题目很大,所说也繁杂,却感觉并不透彻,虽然在家庭、规范、政治等等角度都有所涉及,但个人认为,在经济、军事、科技方面都有所欠缺,而这些,个人认为是...  

評分

看书的时候不由的想起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那是一个让我不由迷惘的年代,19世纪,给我留下的印象除了裂痕唯有残忍。 题目很大,所说也繁杂,却感觉并不透彻,虽然在家庭、规范、政治等等角度都有所涉及,但个人认为,在经济、军事、科技方面都有所欠缺,而这些,个人认为是...  

用戶評價

评分

我看瞭覺得非常震撼......我從未想過社會學傢的筆能如此鞭闢入裏。其采用的史料和我傳統看到的民國史迥然不同,這難道就是社會學方法的力量?總之我太驚訝瞭

评分

社會學傢就應該剔清語義對吧,比如“青年”的含義~ 應該早點看的,這樣的話畢業論文的主題可能都會偏嚮青年研究瞭。不過,書中的研究方法看到的不是很多,感覺像書齋裏的社會學傢。

评分

我看瞭覺得非常震撼......我從未想過社會學傢的筆能如此鞭闢入裏。其采用的史料和我傳統看到的民國史迥然不同,這難道就是社會學方法的力量?總之我太驚訝瞭

评分

陳老師的書寫的真的不賴的

评分

第一次看這種社科文類的書籍不像小說那樣有非常完整的敘事性 但是有邏輯框架在支撐整個調研 我讀瞭很久也會在反復思索其中的對青年的定義 我似乎最近在對自己的現在扮演的角色在進行思考 不再是之前的天馬行空的想象 太好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