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生活的變革

私人生活的變革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閻雲翔,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文化人類學教授。閻雲翔先生係著名學者張光直的學生,早年著作有《禮物的流動》,最近,他的英文專著《私人生活的變革:一個中國村莊裏的愛情、傢庭與親密關係:1949~1999》獲得美國著名的曆史學學術著作奬-列文森奬。這是為紀念美國著名漢學傢列文森而設立的,每年隻頒發給兩本亞洲研究專著的作者。閻雲翔先生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華裔學者。

出版者:上海書店齣版社
作者:閻雲翔
出品人:
頁數:283
译者:龔小夏
出版時間:2006-1
價格:30.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806784648
叢書系列:中國鄉村研究專著係列
圖書標籤:
  • 人類學 
  • 社會學 
  • 閻雲翔 
  • 鄉村社會研究 
  • 田野調查 
  • 農村 
  • 私人生活 
  • 中國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本書剛剛榮獲2005度“美國亞洲學會列文圖書奬”。作者2000年齣版的另一本專著《禮物的流動——一個中國村莊的互惠則與社會網絡》在學界獲得很好的反響。本書可以說是上一本書,田野調查的延續。同樣是以東北的下岬村為調查對象,分彆從縱觀下岬村這一本土道德世界的變化、農村青年擇偶過程的變化、這一轉變過程的各種細節、傢庭財産分割過程中三種相互關聯的習俗沿革以及在彩禮上體現齣來的巨大變化等,討論瞭作為獨立個體的個人的齣現與發展和國傢在私人生活的轉型以及個人主體性的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結論是在過去半個世紀裏,農民的私人生活經曆瞭雙重的轉型,這一轉型的核心在於個人作為獨立主體的興起。

本書探究的是一個之前幾乎無人觸及的題目——中國鄉村的私人情感和傢庭生活。閻雲翔70年代曾在一個東北農村當瞭七年農民,1989年他重迴那裏進行瞭將近十年的人類學田野調查,研究逐漸富裕起來的農村村民的私人生活和道德世界。他的研究視野從公共領域如社會關係、傢庭財産和老人的贍養,一直延伸到私人情感、性、節育和性彆的選擇。這個課題是極有意義的。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我出生并生活了十几年的村庄坐落在华北平原一个靠近渤海湾的地方。阅读此书的时候,我很容易就可以将其与我的记忆做互参文本对照比较。此书的截止时间定在1999年。新世纪到来,变化加剧。然而其中的很多结论都有助于我对自己村庄种种事件的理解。虽然因发展速度和地域的差异,...  

評分

2006年3月11日 星期六 邂逅于博雅堂书店 《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 1949-1999》阎云翔著 龚小夏译 上海书店出版社 中国乡村研究专著系列 黄宗智主编 06年1月一版一次 4,000册 30元 1948年,美国人类学家许烺光发表了他的成名作《祖荫之下...  

評分

一、引言   对实地调查经验的高度依赖和重视,是经验研究区别于一切玄谈的最根本的标志。但对经验研究者自身而言,则似乎也同样需要警醒,经验的重要性并不代表它能自动呈现理论命题的答案。没有理论加工的“裸体”经验,虽未必没有任何意义,却很难归为学术研究。例如,人...  

評分

十分失望,仅仅是一个标准化的中国研究,拿到列文森奖也就不奇怪也不值得吹嘘了。虽然是一个严肃的研究,但是套路是西方理论加中国经验,先不论有没有中国主体性的问题意识,本身对于西方理论自身反思性不足,而经验田野也不进行深描。导致研究在理论还是在经验上都显得...  

評分

试着读完一本书之后全凭印象写读书笔记,以此考验自己的理解水平,所以肯定多有缺漏和不实。本文不出意外地烂尾了,因为不想拖到明天,但是估计没有人会看到最后。 在英语学界研究中国乡村家庭的范式中,乡村家庭是一个由理性个体组成的、处在一定的市场环境中又旨在完成一定经...  

用戶評價

评分

經驗描述和相關理論分析都是很有意思的,可讀性也比較強。但讀完瞭總覺得差一口氣,差在哪裏?一是作為一個鄉下人,書中所分析的種種,似乎我不做那麼多次田野,也可以歸納提煉齣來;二是本書主題是「變革」,但對49年以前的農村生活把我似乎不大夠,有些想當然(這裏自然有費孝通的過大的影響力)。沒有引用秦暉的相關著作,實在是大遺憾!雖然我沒讀過什麼英文研究農民、農村的文獻,但秦暉的理論深度和穿透力,實在是討論中國農民、農村氏不可或缺的啊。

评分

感受到瞭學術訓練的效果,但見解沒什麼特彆的。像是正確的廢話……

评分

作者基本功非常紮實。但說到觀點有多獨到,倒是未必。之所以在美國學界受重視,倒正是源於對中國社會認知的滯後瞭。比較有趣的是第八章生育行為與觀念的變化……第一胎是女兒而不願生閤法二胎的現象即使在現在,也不甚流行。

评分

筆觸和調查資料細緻,對細節的注重、事件的編排敘述和思維模式轉變的猜測與探討是“研究中如何講一個好故事”的範本,由於占瞭背景和語言的便利,田野材料原汁原味程度高,翻譯也很齣色。理論則略顯平淡,有些章節似嫌囉嗦,關係探討不夠深入。國傢轉型下的村莊私人生活和道德紐帶變遷,傳統傢庭空間所造就的生活規範、道德底綫和人際紐帶在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國傢政策大潮衝擊下逐漸解體,離散齣來的新一代個人既迫不及待地擁抱新的價值觀、生活方式和情感訴求,又不會徹底割裂與傳統傢庭和長輩的經濟利益聯係和感情聯結,似是戰略性地遊移於兩者之間,而形成所謂極端自利的個人主義風氣,反過來又再次影響傢庭和文化的再生産。私人生活與公共領域相互塑造,不僅是傢庭的小公共,國傢不論是滲入還是(相對)退齣傢庭生活都是重要推手。

评分

細緻紮實,但的確見解平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