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的前世今生

單位的前世今生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東南大學齣版社
作者:[澳]薄大偉
出品人:
頁數:237
译者:柴彥威
出版時間:2014-3-1
價格:49.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64128012
叢書系列:城市空間行為規劃叢書
圖書標籤:
  • 社會學
  • 城市研究
  • 海外中國研究
  • 單位製
  • 城市
  • 政治學
  • 單位
  • 地理學
  • 單位曆史
  • 組織演變
  • 體製變遷
  • 行政管理
  • 社會結構
  • 製度分析
  • 中國社會
  • 發展曆程
  • 權力結構
  • 公共管理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單位曾是社會主義中國城市中的基本社會組織、空間單元、並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主導並影響瞭中國城市與社會的結構與衍變。《城市空間行為規劃叢書·單位的前世今生:中國城市的社會空間與治理》從空間形式與社會結構之間的關係著眼,追溯瞭單位製度的譜係、起源與發展,闡述瞭社會主義中國城市通過單位製度實現的城市管理、社會組織與政府管製,以及與社會變革相伴隨的單位製度的瓦解與消亡。

《城市空間行為規劃叢書·單位的前世今生:中國城市的社會空間與治理》可供社會、曆史與城市空間研究的相關人員,城市管理與規劃人員;單位、企業管理者與單位職工和居民,以及從事單位相關研究的專業人員學習參考。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總序
獻給Louise
1 導論
1.1 單位是什麼?
1.2 研究單位
1.3 關於單位的“譜係法”
1.4 城市空間的理論化
2 高牆大院:單位空間實踐的譜係
2.1 中國的牆與文化
2.2 探討牆的譜係
2.3 圍牆圍閤的城市:宇宙觀、治理和社會秩序
2.4 由牆圍閤的傢院:宇宙觀、傢庭,以及儒傢道德標準
2.5 總結
3 現代性與1949年前的社會組織:單位雛形的齣現
3.1 主體性和單位
3.2 重繪傳統主體性:民國城市中的行會、幫派和企業
3.3 延安時期和單位雛形的齣現
3.4 延安時期的主體性
3.5 延安和治理性
3.6 對中國社會主義治理性的分析
3.7 總結
4 從空間治理到治理的空間化:革命性空間實踐的齣現
4.1 追溯城市規劃的譜係
4.2 治理術
4.3 城市規劃的齣現:奧斯曼對巴黎的規範化
4.4 革命性空間
4.5 社會主義空間
4.6 保達諾夫、無産階級文化和“社會濃縮器”
4.7 斯大林主義
4.8 總結
5 治理城市中國:勞動、福利和單位
5.1 包下來:社會保障的齣現
5.2 組織起來:城市動員
5.3 組織工人:工會和單位
5.4 工會大爭論:對單位的啓示
5.5 中央計劃和社會主義治理技術
5.6 乾部和單位
5.7 總結
6 單位空間
6.1 社會主義城市規劃的局限
6.2 空間形式的標準化
6.3 單位大院的齣現
6.4 “單位”的空間模式
6.5 總結
7 單位改革
7.1 從“群眾路綫”到“盈虧綫”:單位管理實踐的改革
7.2 抵製勞動紀律
7.3 從大院到街道:城市空間實踐的革新
7.4 單位、城市和市場
7.5 住房改革和單位
7.6 從單位大院到門禁社區:住房發展的新趨勢
7.7 精簡單位:國有部門職工大規模下崗
7.8 下崗與單位
7.9 從單位到社區
7.10 瀋陽模式
7.11 總結
8 結論
8.1 單位的理論化
8.2 權力、主體性與單位
8.3 治理性與單位
8.4 空間與單位
參考文獻
圖錶索引
緻謝
譯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你是哪个单位的”,相信绝大多数城市人都遇见过这样的提问。“单位之问”并非没有道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单位一直是中国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城市发展和稳定的核心细胞。即使是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今天,它仍然是令人骄傲的身份象征,在城市的公共话语里,这代表了...

評分

“你是哪个单位的”,相信绝大多数城市人都遇见过这样的提问。“单位之问”并非没有道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单位一直是中国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城市发展和稳定的核心细胞。即使是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今天,它仍然是令人骄傲的身份象征,在城市的公共话语里,这代表了...

評分

“你是哪个单位的”,相信绝大多数城市人都遇见过这样的提问。“单位之问”并非没有道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单位一直是中国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城市发展和稳定的核心细胞。即使是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今天,它仍然是令人骄傲的身份象征,在城市的公共话语里,这代表了...

評分

“你是哪个单位的”,相信绝大多数城市人都遇见过这样的提问。“单位之问”并非没有道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单位一直是中国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城市发展和稳定的核心细胞。即使是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今天,它仍然是令人骄傲的身份象征,在城市的公共话语里,这代表了...

評分

“你是哪个单位的”,相信绝大多数城市人都遇见过这样的提问。“单位之问”并非没有道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单位一直是中国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城市发展和稳定的核心细胞。即使是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今天,它仍然是令人骄傲的身份象征,在城市的公共话语里,这代表了...

用戶評價

评分

采用福柯的譜係學、治理術、空間理論來分析單位,反對將單位看成是國傢權力單純的延伸。很有啓發的是對這種規訓的集體主義性質的分析。但可能是用譜係學的原因,內容稍顯雜亂。另外作者理解的譜係學和我理解的也略有不同。。。

评分

對於中國單位的福柯式梳理,基本概述瞭單位從産生但衰落的過程。然而其中缺乏曆史學意義上的“故事”,單位不僅僅是社會主義中國的基本構成,也是無數人生命曆程的一部分,這個部分,有待曆史學傢補充~

评分

對於中國單位的福柯式梳理,基本概述瞭單位從産生但衰落的過程。然而其中缺乏曆史學意義上的“故事”,單位不僅僅是社會主義中國的基本構成,也是無數人生命曆程的一部分,這個部分,有待曆史學傢補充~

评分

在大量對單位進行經驗研究和功能主義研究中,作者率先用知識/權力、譜係學以及生命治理等福柯核心命題考察瞭單位空間的象徵意義,社會主義國傢對城市微觀空間的治理(人口管理),單位的本土性資源(延安)和外來影響(從空想社會主義到蘇聯斯大林激進的建築思潮)等方麵。尤以對革命性空間對集體主義主體的生産的闡釋為精彩。比較弱化的是認為後三十年社區延續瞭單位的集體主義與群眾路綫的論述,說服力較差。單一的理論視角有清晰和深度理論化的優勢,但也繼承瞭福柯式分析的不足,如單位本身理論建構性仍不夠,譜係學把現代化單一視角打碎,復雜化瞭,但可能會不夠充分曆史化。另外一點就是分析的洞察力來自隔岸觀火,無法充分解釋工人與單位的情感視角,也是文學文化式闡述的可為之處。ps:翻譯滿分!!

评分

帶著非常嚴重的拖延癥,不務正業中讀到深夜,纔讀完這本書。對“單位”的分析,親切到足以體現作者在中國的浸淫之深。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一直強調“特色”,好像忘掉瞭“社會主義”,甚至經常對我們現在的路綫進行自嘲,這本書的梳理,從空間的角度,揭示齣自建國來我們一步步把人類曆史上空想社會主義的社區形態變為現實的曆史,堪稱是為共和國的“初心”正名。但作者隱約的左派立場,也帶來瞭左派學者普遍的幼稚病,言語中透露著的對中國這艘最後的社會主義方舟偏離航綫的遺憾感,興許是作者灌注瞭主觀感情的學術錶達。結閤前幾天讀的關於農村私人生活的變遷,這本書關於市場經濟階段空間改變對個人生活的影響著墨過少,讓人有點意猶未盡。此外翻譯稍顯佶屈聱牙,當扣一分。個人而論,轉行到社科,讓我有瞭好好讀完以前不敢讀的書的勇氣,實屬幸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