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專題六講

考古學專題六講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作者:張光直
出品人:
頁數:179
译者:
出版時間:2013-1
價格:42.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108043825
叢書系列:張光直作品係列(新版)
圖書標籤:
  • 張光直
  • 考古學
  • 考古
  • 曆史
  • 考古學
  •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薩滿教
  • 藝術史
  • 考古學
  • 曆史
  • 文化
  • 學術
  • 研究
  • 中國考古學
  • 田野考古
  • 文物
  • 考古方法
  • 考古報告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張光直作品係列:考古學專題六講》根據1984年初鞦作者張光直在北京大學考古係的六次演講記錄整理而成,內容集中於宏觀性探討中國考古與一般性問題的關聯。是20世紀80年代國內最為流行的考古學讀物之一,分為“中國古代史在世界史上的重要性”;“從世界古代史常用模式看中國古代文明的形成”等數講內容。

著者簡介

張光直(1931-2001)當代考古人類學傢。生前任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係教授、颱灣中央研究院副院長。曆年被選為美國科學院及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颱灣中研院院士。所著《中國青銅時代》等多種作品由三聯書店齣版。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講 中國古代史在世界史上的重要性
第二講 從世界古代史常用模式看中國古代文明的形成
第三講 泛論考古學
第四講 考古分類
第五講 談聚落形態考古
第六講 三代社會的幾點特徵——從聯係關係看事物本質兩例
附錄
論“中國文明的起源”
《古代中國考古學》中文版自序
二十世紀後半的中國考古學
新版贅言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在當代學界,余英時、許倬雲和張光直這三位從事中國研究的台灣學者,雖長年身在北美而始終密切地關注中國,對北美中國學和中國國內的文史研究都有極大的影響力。他們年歲相近(余、許兩位都是1930年出生,張比他們小一歲,不過很可惜,張已於2001年逝世),是二戰後此一領域華...  

評分

一 发现最近读书越来越读不懂了。倒不是说自己理解能力下降了,或是看的书变得多么深奥了。只是觉得我们好像读书越来越陷入了一种圈套——盲从。 这大概是我们因为我们的碰到了一个才子型的老师,他以他的方式将我们之前的历史成见打翻,又给我们建好了新的历史观。我之前...

評分

在當代學界,余英時、許倬雲和張光直這三位從事中國研究的台灣學者,雖長年身在北美而始終密切地關注中國,對北美中國學和中國國內的文史研究都有極大的影響力。他們年歲相近(余、許兩位都是1930年出生,張比他們小一歲,不過很可惜,張已於2001年逝世),是二戰後此一領域華...  

評分

建国六十年,有三十年封闭,资本主义的尾巴尚且要被割掉,资本主义世界发展出来的理论当然要被封杀。是以开放伊始,国人对于知识有大饥渴,各学科理论争相涌入,考古学也不例外,三十年大旱之后终于迎来了几滴资本主义理论的甘霖,其中张光直先生的《考古学专题六讲》(1986年...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史前與三代的延續性(生産工具仍集中於石、木、骨,青銅之用在祀與戎);瑪雅-中國文化連續體(以兩河文明為代錶的西式突破型文明反倒是例外);遷都與銅礦、锡礦的分布相關;中國諸區域文化的交互作用圈(始於BC4000)。

评分

史前與三代的延續性(生産工具仍集中於石、木、骨,青銅之用在祀與戎);瑪雅-中國文化連續體(以兩河文明為代錶的西式突破型文明反倒是例外);遷都與銅礦、锡礦的分布相關;中國諸區域文化的交互作用圈(始於BC4000)。

评分

“分類”的重要促成瞭結構主義在人類學領域的興起。

评分

還有一些增加的內容。

评分

更喜歡第六講和附錄部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