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白编著的《考古发现与中西文化交流》按我国汉族历史的朝代顺序讲,,商周(一)、战国(二),各占一题,两汉魏晋原连在一题(三,分上下),现分为(三)、(四),东晋南北朝(五)占一题,隋唐五代(六)和宋元(七)各占一题。每个题目,先讲一点该时期的有关历史背景,然后据已知的情况列若干子目再讲具体的内容和问题。另外,前面说了要讲一点和中西文化交流关系密切的汉文古文献,作为附录。
宿白,辽宁沈阳人。1922年生,1948年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肄业,并任职于该所考古学研究室。1952年任教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1978年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1983年任北京大学考古系主任,兼该校学术委员。同年任文化部国家文物委口贝会委员。1999年起当选中国考古学会荣誉理事长至今。
宿白的主要学术论著有《白沙宋墓》、《中国石窟寺研究》、《藏传佛教寺院考古》和《唐宋时期的雕版印刷》等。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现在要再写一本《考古发现与中西文化交流》,早已不是这一百多页可以概括得了的了,新材料的重要性啊~~
评分開創之作,很多新材料,新方法湧現,使得中外交流考古,多了很多作品,但是先生的基本观点與視角卻未被超越,尤其是最後的漢唐文獻選講,可謂是金針度人。且看今日之考古屆,何人文獻熟稔如宿季節庚?
评分附录也十分有用
评分书很短,但是属于综论性文字。
评分(東師圖書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