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与邓晓芒合作)等著作。近年撰写出版了“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
一部迄今为止易中天教授最看重的作品,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承续了易氏著作生动、风趣、见解独到的一贯风格。
目录
序言樊树志
引言轰然倒塌的帝国
第一章天下一统
第二章中央集权
第三章伦理治国
第四章官员代理
第五章内在矛盾
第六章共和之路
后记
新版后记
《品三国》还算是不错的萝卜,《帝国》就只能算是烂白菜了。易中天的这个文章的问题是,跳跃的逻辑取代了有效的推演,戏剧效果太浓。此外在经历漫长繁复的铺垫之后,主题在瞬间就升华完成了,就好像烟火一样,很灿烂,但事后又觉得没什么嚼头。易中天的《帝国的终结》总体而言...
评分如果抱着看传统历史的准备来读易中天先生这本《帝国的终结》可能会找不到北。因为这本书根本就没有北,但却有方向,而且是更明确的方向。 ————没有北却有方向?请问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答案:————不矛盾。 因为传统史书都无一例外充当着一面映射历史兴衰脉络的镜子。比...
评分如果抱着看传统历史的准备来读易中天先生这本《帝国的终结》可能会找不到北。因为这本书根本就没有北,但却有方向,而且是更明确的方向。 ————没有北却有方向?请问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答案:————不矛盾。 因为传统史书都无一例外充当着一面映射历史兴衰脉络的镜子。比...
评分初知易中天三个字,并不是他的品三国(事实上,我没看过品三国),而是他写的一篇文章,内容是关于《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及其第一修正案的。那篇文章颠覆了我对“妥协”这个词的成见,我还记得他用了“伟大的妥协”这样当时多少令我吃惊的字眼。我更难以忘记他引用的来自费城会...
评分现在有些明白,为什么先出海外版,才有大陆版.是值得思考的一本好书.作者把政治制度放入横跨几千年的全球历史背景,提出一系列的看法,比较新颖.担心的是否能有更充实的史实依据.易中天看来并非只是畅销书的教授啊
我们现在应该是帝国的延续罢了。。。其实我们的制度从明朝就没改变过。。。换汤不换药。。不过我们确实开放了、自由了,这样“反动”的书居然在国内出版了。。
评分我对被删节的部分很感兴趣~
评分这本书干净利索的说明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所有重要问题。
评分他们发明了“秘密建储制”,即皇帝生前不再册封太子,只指定接班人,但秘而不宣,藏之高阁,皇帝驾崩以后才由顾命大臣当众宣布。有此基础,他们放手让皇子皇孙、贝勒贝子参政议政
评分我对被删节的部分很感兴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