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五十年

在华五十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司徒雷登(1876-1962),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外交官,教育家。1876年6月生于杭州,父母均为美国在华传教士。1904年开始在中国传教,曾参加建立杭州育英书院(即后来的之江大学)。1908年,应南京金陵神学院聘请,司徒雷登携妻儿离杭赴任。1919年起任燕京大学校长、校务长。1946年任美国驻华大使,1949年8月离开中国。1962年9月19日逝于美国华盛顿。

出版者:北京出版社
作者:司徒雷登
出品人:
页数:301
译者:程宗家
出版时间:1982
价格:0
装帧:
isbn号码: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司徒雷登 
  • 回忆录 
  • 历史 
  • 传记 
  • 近代中国 
  • 中国 
  • 近代史 
  • 基督教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1.回忆都是自带PS的,很多人关于民国的了解都是来自回忆性文字,所以现在的民国是PS过的,需要来一张before and after的对照图。 2.从话语构建的角度来看,有能力生产民国文本和话语的人,一大部分当时社会主流意识的维护者(小骂大帮忙),民国是一个破碎的民国话语。 3.燕...  

评分

评分

2013年的春节,假期结束的最后几天,我去了趟原齐鲁大学的旧址,现在,此处是山东大学的一部分,再往前,这里是山东医科大学。虽然是医学的一部分,但在车水马龙的喧嚣之外,有能让人一下沉寂下来的氛围。古木沉沉,红墙绿瓦,很有大学的感觉。现在的大学已经没有大学的感觉了...  

评分

微信读书上看的司徒雷登回忆录。有信仰的并且用一生去践行自己的信仰,这样的人在世界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值得尊敬。希望这份尊敬是发自内心,不是视大环境如何再决定尊敬与否。 可惜, 世间更多的是打着信仰旗号行利己之事的人。 也希望有一天我们的语文或者历史课,能把他的回...  

评分

今天是司徒雷登先生(John Leighton Stuart,1876.6.24-1962.9.19)诞生138周年纪念日。做过当代中国学生的人知道司徒雷登其名之始,大概多来自毛泽东的《别了,司徒雷登》。在那篇文章里,司徒雷登作为当时的美国驻华大使,是“美国侵略政策彻底失败的象征”。在“人民解放军...  

用户评价

评分

只比外交报告有意思一点点。

评分

我们小时候都读过老毛写的《别了,司徒雷登》,我查了下,2008年11月17日,司徒雷登的骨灰从美国迁移回杭州,估计是跟他的父亲母亲的墓在一起,他终于回家了。我第一次知道原来燕京大学是他创立的。撇开政治偏见来说,司徒雷登更像是一个地道的中国人,他出生在这里,他说中文,在那个年代他跟当时的中国人一样被日本人关了3年多,受过伤害,他爱这块古老的土地和人民,他为这个苦难的民族在美国奔走游说,他像个父亲一样培养和爱护这个国家的年轻人。因为他的传教士出身,让我对美国人的宗教热忱与理想主义又多了一层了解,可是我还是无法理解这种思想。站在当下,跳出时空的界限,我觉得在政治上他是幼稚的,他应该忠于他的宗教事业,而不应用宗教的观念来评判政治。

评分

读的是网上找的未删减版。

评分

历史啊历史

评分

我们小时候都读过老毛写的《别了,司徒雷登》,我查了下,2008年11月17日,司徒雷登的骨灰从美国迁移回杭州,估计是跟他的父亲母亲的墓在一起,他终于回家了。我第一次知道原来燕京大学是他创立的。撇开政治偏见来说,司徒雷登更像是一个地道的中国人,他出生在这里,他说中文,在那个年代他跟当时的中国人一样被日本人关了3年多,受过伤害,他爱这块古老的土地和人民,他为这个苦难的民族在美国奔走游说,他像个父亲一样培养和爱护这个国家的年轻人。因为他的传教士出身,让我对美国人的宗教热忱与理想主义又多了一层了解,可是我还是无法理解这种思想。站在当下,跳出时空的界限,我觉得在政治上他是幼稚的,他应该忠于他的宗教事业,而不应用宗教的观念来评判政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