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曼的抽屉里,长年摆着一封从未寄出的信。信纸泛黄破旧,因为费曼经常拿出来展读。那是费曼在妻子阿琳过世一年后(1946年),写给亡妻的信。费曼在信末写道:“原谅我没有寄出这封信。我不知道妳的新地址啊。”2004年,这封信和其它费曼亲笔写的信,都来到费曼的女儿米雪手中。米雪说:“看着看着,我着迷了。写这些信的人展现出思路清晰、体贴、谦虚、风趣而又迷人的魅力来。”米雪于是选出415封信和家藏的照片编辑成这本书:“关于我父亲的书很多,不过那些书都取材于口述的数据。但现在你看到的这本书,都是他亲笔写的信,这些信自己会说话。这些信综合起来,展现出一种前所未见的费曼的特质。”
1988年,费曼与世长辞。死前最后一句话是:“死亡太无聊了,我可不愿死两次。”
伟大喜剧演员的幕后,往往是一段历尽沧桑的人生;科学顽童的心底,透过这些纸页,浮现的是一个真挚高贵的灵魂。
以前看到王小波说过追求智慧是美好的一件事,当时就觉得说到了心底。 像费曼这样的睿智,平凡如我是不可能的任务,但是乐观,热情,坚持这样美好的词汇能够不停想起,这是能够做到的。鼓声不休,生命依旧。
评分假如在街头随机采访上百十来个青年,问题就是20世纪知名度高的物理学家都有哪个,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肯定会在答案之中;如果问起第二个,斯蒂芬·霍金或许会被想起来;那么,第三个呢,或许会是别人,却很少会是理查德·费曼。那么,理查德·费曼又是哪一位呢? 同样的问题,如...
评分伟大成就并不是由完人所创造 “这么浩瀚的空间,这么多不同种类的动物、植物、这么多不同的原子和星球的运行,所有这些都只是上帝建造的一个舞台,只是为了观察其中一种叫作‘人’的生物,在里面与善恶挣扎缠斗。这是大部分宗教的想法。为这么一场戏,这个舞台未免太大了。”—...
评分《费曼手札》来源自对费曼一生中与他人通信的全面整理。整理的信件多达数千份,由他的女儿完成,并参考其他亲属的意见,可谓是一群最了解他的人。以往,关于费曼的科学研究和个人和生活的资料多由源自口述与访谈,较为正式,而后又经他人加工;是次整理,让我们在信件中得见日...
评分对费曼了解不多,只是通过不同的渠道知道关于费曼的一些:天才,热情,喜爱森巴鼓,当然还读过他那著名的《费曼物理学讲义》。《费曼的手札》展现了一个物理学家的浪漫情怀,这也是我第一次读到一个物理学家的罗曼史,我想还算正常吧!因为毕竟大部分的物理学家给人的印...
聪明而伟大的人,难得的杰出物理学家兼教育家和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
评分没看完,印象很好
评分翩然活现。是的,智慧如此美丽,但不仅仅是智慧。
评分这才是费曼
评分一见费曼终身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