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曼的抽屉里,长年摆着一封从未寄出的信。信纸泛黄破旧,因为费曼经常拿出来展读。那是费曼在妻子阿琳过世一年后(1946年),写给亡妻的信。费曼在信末写道:“原谅我没有寄出这封信。我不知道妳的新地址啊。”2004年,这封信和其它费曼亲笔写的信,都来到费曼的女儿米雪手中。米雪说:“看着看着,我着迷了。写这些信的人展现出思路清晰、体贴、谦虚、风趣而又迷人的魅力来。”米雪于是选出415封信和家藏的照片编辑成这本书:“关于我父亲的书很多,不过那些书都取材于口述的数据。但现在你看到的这本书,都是他亲笔写的信,这些信自己会说话。这些信综合起来,展现出一种前所未见的费曼的特质。”
1988年,费曼与世长辞。死前最后一句话是:“死亡太无聊了,我可不愿死两次。”
伟大喜剧演员的幕后,往往是一段历尽沧桑的人生;科学顽童的心底,透过这些纸页,浮现的是一个真挚高贵的灵魂。
对费曼了解不多,只是通过不同的渠道知道关于费曼的一些:天才,热情,喜爱森巴鼓,当然还读过他那著名的《费曼物理学讲义》。《费曼的手札》展现了一个物理学家的浪漫情怀,这也是我第一次读到一个物理学家的罗曼史,我想还算正常吧!因为毕竟大部分的物理学家给人的印...
评分对费曼了解不多,只是通过不同的渠道知道关于费曼的一些:天才,热情,喜爱森巴鼓,当然还读过他那著名的《费曼物理学讲义》。《费曼的手札》展现了一个物理学家的浪漫情怀,这也是我第一次读到一个物理学家的罗曼史,我想还算正常吧!因为毕竟大部分的物理学家给人的印...
评分这位物理界和教育界的大师曾通过很多采访和书籍向外人揭开他的内心,但是没有一本书像《费曼手札-不休止的鼓声》那样全方面地阐述他的一生。 费曼教授早已是全球最出名的物理教授之一,就在过世后也一样。他的《费曼物理学讲义》一直都是许多大学的指定教课书。假如物理学生只...
评分幽默、风趣是费曼留给我最深的印象,他的风格-科学的风格(scientific style)迷倒了无数物理爱好者。要真实地了解费曼就要读他本人写的书,亲自体验大师的哲学思想、作风态度。费曼这本亲笔信切实能真正地透射其作为物理大师的人生···
评分幽默、风趣是费曼留给我最深的印象,他的风格-科学的风格(scientific style)迷倒了无数物理爱好者。要真实地了解费曼就要读他本人写的书,亲自体验大师的哲学思想、作风态度。费曼这本亲笔信切实能真正地透射其作为物理大师的人生···
给妻子和母亲的信被我跳过了;说实话一开始看到发现是很多信件的时候觉得好无聊……认真读进去,真是再次感受到了费曼的神奇啊~
评分聪明而伟大的人,难得的杰出物理学家兼教育家和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
评分其实这本书当时快要磨去我很大的耐性,也许在我看来,费曼这个老小孩身上吸引人的特质,冗长和琐碎的书信无法让我领悟到更多。再隽永灵性的人生精华全全然扩写成真实普通漫长的一日日,甚至每一句抱怨每一次犹豫。正事因为这些真实得不能再真实的人生,让我每次阅读这样厚砖似精细人物传记时,都被拖得越来越疲惫和乏味。其实我真的不关心他每一封信都写了什么,在时间这个维度上精细到极致也只剩下相似的平凡。我总觉得这不是他最想讲给别人听的故事。加了太多水,把一切都冲淡了,合上书留下得太少。
评分一见费曼终身误!
评分顺着文字,从起初的年轻,到费曼的人生一点一点走向尽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