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籁居忆旧

秋籁居忆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华书局
作者:成公亮口述
出品人:
页数:277
译者:
出版时间:2015-3
价格:58.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110705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古琴
  • 成公亮
  • 回忆录
  • 音乐
  • 传记
  • 传记与回忆录
  • 艺术
  • 艺术史
  • 散文
  • 回忆录
  • 文化
  • 抒情
  • 生活
  • 人文
  • 岁月
  • 心灵
  • 诗意
  • 东方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当代古琴大家成公亮先生长于江南水乡小镇,少年时期与音乐结缘,后从前辈古琴大师张子谦、刘景韶习古琴。“文革”期间,在北京中国京剧团、山东省京剧团参与《红灯记》、《奇袭白虎团》等京剧现代戏的音乐创作,经历了文革“样板戏”的起起落落。

本书是成先生的口述回忆录,叙述自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中期的经历与耳目所接的当代中国社会,以及新中国艺术院校的师生们在艺术与政治中的选择。本书内容丰富生动,既是一位古琴家的个人回忆,也是新中国成长起来的一代音乐家经历的缩影。书末附录《人生就是一瞬间的过程——关于“口述”的对话》长文,可借以了解成先生做此口述的初衷,以及八十年代以来传承古琴艺术的经过。

作者简介

成公亮,1940 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当代古琴大家。1965 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理论作曲系。“文革”期间在北京中国京剧团、山东省京剧团参与《红灯记》《奇袭白虎团》等京剧现代戏的音乐创作。1984 年调入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工作,任音乐理论、作曲、古琴教师。1997 年提前退休。2011 年12 月返聘于南京艺术学院之音乐学院,任琴学研究中心主任。著有《秋籁居琴话》(三联书店,2009年)、《秋籁居琴课》(三联书店,2012年)、《秋籁居闲话》(中华书局,2014年)、《秋籁居琴谱》(中华书局,2015年)等。

古琴先后师承刘景韶、张子谦先生,主要在广陵琴派传统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演奏风格,表达对大自然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或温润柔情,或炽烈深沉,具有深细的人情味。他修养深厚而又直接取源心灵的演奏,被认为是“内心情感的极致”。

严晓星,江苏南通人,媒体人、学者,近年尤致力于古琴文献的整理与研究。著有《近世古琴逸话》、《梅庵琴人传》、《金庸识小录》、《条畅小集》、《七弦古意:古琴历史与文献丛考》等,编有《高罗佩事辑》、《民国古琴随笔集》、《与古琴相遇》(将出版)、《徐立孙先生琴学著作集》(将出版)、《梅庵琴派史料》(将出版)等。

目录信息

目 录
第一章 童年
故乡
家庭
童年之一:初上小学
童年之二:“拆天了”
童年之三:大中街
童年之四:看戏
童年之五:胡琴、丰子恺的画和小人书
童年之六:小镇风雨
“世界上竟然有这么好听的音乐!”
“汤渡人”
考进上海音乐学院附中
第二章 上海音乐学院附中高中部
课程
金村田先生与“学深学透学到家”
从二胡到古琴
“资产阶级象牙塔”里的风波
初学古琴
乐观豁达的张子谦先生
副修古筝
音乐会
当音乐家也不容易
“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贺绿汀、孟波印象
同学们
毕业
第三章 上海音乐学院
改学作曲了
饥饿
科系与课程
老师之一:胡登跳、严庆祥
老师之二:刘如曾
老师之三:卫仲乐、钱仁康
戏曲生活点滴
第一次公演的“作品”
音乐演出
课余
同学们
上海京剧院
结束学生时代
人生就是一瞬间的过程
——关于“口述”的对话(代后记)/成公亮、邓涛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说起口述史,我们似乎并不陌生,唐德刚先生的《胡适口述自传》,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都是珠玉在前的作品。而读者大都仅仅看到这些口述者名字,就已经立意购买读之而后快了,因为“玻璃缸里的金鱼”(唐德刚语)往往是最引人注目的。然而,如成公亮先生这般只在民乐...  

评分

“人生就是一瞬间的过程”。但人生,其实也是一个“小径分岔的花园”。有许许多多更小的瞬间,就像一个又一个路标,指向我们最终通往的方向。有些瞬间是你选择的结果,有些瞬间纯属意外(至少表象如此),比如若干年前,在北京,我遇见成公亮先生的那个瞬间。 ...

评分

“人生就是一瞬间的过程”。但人生,其实也是一个“小径分岔的花园”。有许许多多更小的瞬间,就像一个又一个路标,指向我们最终通往的方向。有些瞬间是你选择的结果,有些瞬间纯属意外(至少表象如此),比如若干年前,在北京,我遇见成公亮先生的那个瞬间。 ...

评分

说起口述史,我们似乎并不陌生,唐德刚先生的《胡适口述自传》,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都是珠玉在前的作品。而读者大都仅仅看到这些口述者名字,就已经立意购买读之而后快了,因为“玻璃缸里的金鱼”(唐德刚语)往往是最引人注目的。然而,如成公亮先生这般只在民乐...  

评分

说起口述史,我们似乎并不陌生,唐德刚先生的《胡适口述自传》,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都是珠玉在前的作品。而读者大都仅仅看到这些口述者名字,就已经立意购买读之而后快了,因为“玻璃缸里的金鱼”(唐德刚语)往往是最引人注目的。然而,如成公亮先生这般只在民乐...  

用户评价

评分

口述的人温润儒雅,记录的人细心到位。大家就是扎根地上,自顾自的用心。

评分

作者是已故著名古琴大师,作者回忆的在家乡宜兴的幼年生活,以及五十年代在上海音乐学院的求学生涯,既有个人的成长、思考,也折射出时代的氛围。作者不仅在对传统音乐的理解上表达出非常独到的见解,对那个时代世事/政治的判断也难得地清醒、不糊涂,表现出了常识感和同情心,因而使人更加深而非损害了对他专业成就的崇敬。

评分

成公显然不服气老师张子谦

评分

对人物传记有些抵触,但是出乎意料地易读有意思。坦诚地讲了些敏感时期的事。从前的琴家弹古琴也是一辈子的专业,哪像现在都是当业余爱好,难怪老一辈人弹得那么好

评分

回忆学生时代,侧面反映一时对古琴的态度,大时代之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