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写他的时代和他自己的生活都是蘸满血泪,沉郁悲哀,但是读者读了他的诗,并不因而情绪低沉,反倒常常精神焕发,意气高昂。这是什么原故呢?主要是他那百折不回的乐观精神在字里行间感染着读者。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字君培。诗人,翻译家,教授。直隶涿州(今属河北)人。著有诗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十四行集》等,被鲁迅称赞为“中国*秀的抒情诗人”。《杜甫传》是一部融自己的人生经验、创作体会和研究心得于一炉的著作,也由此冯至成为继闻一多之后的又一位致力于杜甫研究、致力于向文学界和全社会传扬杜甫精神的著名诗人。他是中国文学研究家,其治学严谨认真,与其诗歌风格一样,抒情而不恣情,凝练而不怪异,《杜甫传》即此一特点的具体体现。
该书于1952年11月初版后,引起广泛的影响。1980年3月又出版了增订版,附录了三篇文章、一篇小说。本次重印,补入一些具有重要文献价值的材料,包括冯至撰写《杜甫传》时所作的笔记、所绘的图表等材料,冯至参加纪念杜甫活动的照片,一些著名学者有关《杜甫传》的信笺,夏承焘《读(爱国诗人杜甫传)》书评一篇等。本次图文版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对于感受杜甫、理解冯至与《杜甫传》都有很大的帮助。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杜甫传记。作者已经无需再多介绍,冯至二字足以。 忘记家中是否有实体书,在kindle上读完了电子版。前半部分为传记,后半部分为相关文章。算是冯至关于杜甫研究的总结。 以诗人之眼看杜甫,加入阶级分析法,对秋兴八首之类的诗篇难免产生偏见,但仍然不失为一...
评分手中之书实在轻,心头愁绪却是重。百来页的书竟花了近一周时间才读完,并非内容多艰涩,意义多难测,只是因为情义太深。 早年。家境仍富,有着良好的条件可供他读书与漫游。有着少不知愁的天真童年岁月,7岁即咏凤凰,弱冠之年,大唐盛世正好,他怀着满腔热情,漫游祖...
评分高三年语文有一个选修模块是《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课本的第一篇就是冯至的《杜甫传》节选。编者拟文章的标题为《“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 第一节课一开始,就是破题,何谓“万方多难”,何谓“诗圣”。李白是诗仙,杜甫则被称为诗圣。儒家提倡“神于天,圣于地”,“...
评分手中之书实在轻,心头愁绪却是重。百来页的书竟花了近一周时间才读完,并非内容多艰涩,意义多难测,只是因为情义太深。 早年。家境仍富,有着良好的条件可供他读书与漫游。有着少不知愁的天真童年岁月,7岁即咏凤凰,弱冠之年,大唐盛世正好,他怀着满腔热情,漫游祖...
评分动荡的时代下人们的颠沛流离,当社会进入这种状态时,都会让人忍不住质疑整个人类文明…
评分杜甫最佳入门书。五十年代竖排原版非常迷人。
评分诗人写诗人。杜甫是苦难造就的诗人。
评分想来不喜文以载道,铁肩道义之说,为文为人倘若情真意切,便是好文好人。全书写杜甫生活历程以及心理历程颇为到位。
评分本科生选修课读物……不算公允……下面看曹师公的《杜诗杂说全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