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人文译丛:创造进化论》流行于20世纪早期,现代演化综论出现以前。书中提出并论证了作者关于“生命冲动”的理论和直觉主义方法论,标志着析格林的生命哲学的完成。《创造进化论》是柏格森的代表作,书中提出和论证了"生命冲动"的理论和直觉主义方法论,并对之前的进化论哲学体系进行了批判。该书1906年在法国巴黎首次出版,标志着柏格森生命哲学的成熟。生命哲学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哲学的范围。
除了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詹姆斯和英国过程主义哲学家怀特海这样的哲学家之外,英国戏剧家萧伯纳和法国小说家普鲁斯特等人都吸纳了柏格森生命哲学的思想。
看《时间之箭》,里面好像说过这样的观点,时间的单向流动性,是因为我们的大脑的工作方式所产生的感受——我们的大脑的思考与记忆的机制,也正好像算盘一样,通过算珠从有序到无序演化,来储存记忆运行思考,我们思考的方向,赋予一切外在事物的演化方向:从有序到无序,所以...
评分用生物学知识企图探索人类思维的发展源流,植物进化趋向静止,动物进化趋向运动。前者是本能的道路,后者是智能的道路。人类为了发展智能,而牺牲了本能,和物质结合,走向了创造和改造世界的道路。虽然作者序言称物理化学研究的是原子等死去之物,而人文学科才关注的是活着的...
评分书看完了。简单说几点。 柏格森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哲学家。目前为止,除了康德,就是柏格森,两人是我相对读的最多作品的哲学家。而且以后遇到柏的作品,还会继续关注。 在我的心目中,柏格森的绵延理论,丝毫不逊色于休谟对因果理念的破坏性。只不过对于“绵延...
评分这个译本佶屈聱牙,有许多不通的地方,据天涯网友介绍,姜翻译的错误很多,这是原贴[http://bbs.tianya.cn/post-books-88109-1.shtml] 。不过就如姜本人所回应的,翻译确实有许多难处,照原文翻,汉语读者可能会有不理解之处,意翻又容易掺杂译者的理解。期待将来能有一个更好...
评分柏格森哲学的难懂在于他的暧昧不清,当初罗素和萨特不待见他的原因也是这样,因为无论在文体上还是在选词上都实在太暧昧了,一个词的使用范畴很容易滑进另一个领域,且他的哲学属于旧形而上学和新形而上学青黄不接那段,不好拿捏啊。 反对柏格森就是认同柏格森,谁叫他的创...
诺贝尔文学奖曾经颁给了几个非文学家:罗素、柏格森是搞哲学的(萨特虽然也主要被看成哲学家,但他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也不少),丘吉尔是搞政治的,迪兰是搞音乐的……在《创造进化论》中,柏格森走出了经院哲学纯形而上思索和论证的模式,把哲学与科学,尤其是生物学的发现结合起来。他写道,“生命的一致性来源于后方的力,这是一个在初始时给定的力,而不是位于终点的吸引力。” 他把人类的知识分成智力知识和直觉知识,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二者皆不可少,又都有局限:直觉走不太远,而智力又因其“摄像机”一般的特点仅仅只能把握“静态”,而万物万有都在运动,唯直觉方能把握。但直觉如何获得,如何修炼,在这本书里,他又没明说,所以我扣了他一分。自己继续寻找答案。
评分读的是这版,之前未找到,学校借的。本以为由英译本转译会有很多问题,至少现在找不到,当时读起来也顺畅。 不多说,这显然是对我产生极大影响的书,并且依然延续
评分读的是这版,之前未找到,学校借的。本以为由英译本转译会有很多问题,至少现在找不到,当时读起来也顺畅。 不多说,这显然是对我产生极大影响的书,并且依然延续
评分读的是这版,之前未找到,学校借的。本以为由英译本转译会有很多问题,至少现在找不到,当时读起来也顺畅。 不多说,这显然是对我产生极大影响的书,并且依然延续
评分重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