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classic account shows how the fall of Constantinople in May 1453, after a siege of several weeks, came as a bitter shock to Western Christendom. The city’s plight had been neglected, and negligible help was sent in this crisis. To the Turks, victory not only brought a new imperial capital, but guaranteed that their empire would last. To the Greeks, the conquest meant the end of the civilisation of Byzantium, and led to the exodus of scholars stimulating the tremendous expansion of Greek studies in the European Renaissance.
作者:斯蒂文• 朗西曼(Sir James Cochran Stevenson Runciman CH,1903-2000),英国著名拜占庭史、中世纪史专家。他出生于贵族世家,精通多种语言(英语、拉丁语、希腊语、俄语、保加利亚语、阿拉伯语、波斯语、土耳其语、亚美尼亚语、 叙利亚语、希伯来语、格鲁吉亚语)。自剑桥三一学院毕业后,周游列国,于多所大学任教,尤其在拜占庭历史及十字军史方面颇有造诣。1965年,《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一书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后,迅速成为该领域经典之作,近半世纪以来,备受推崇,至2008年,原版已重印十八次。生动谨严,繁姿庄重,并存一书。
如果仔细的翻看历史书我们会惊奇的发现,拜占庭存在之久令人惊叹! 即便是从西罗马的覆灭开始算起,到君士坦丁堡的陷落,这期间几乎可以说是从中国的两晋南北朝延续到明朝。。。 而这样一个悠久的王朝是如何陨落的?一座伟大的城市是如何沦陷的?在君士坦丁堡的最后一天又发生...
评分 评分 评分优秀的历史类书籍常见两种,一是学术类,史料丰富,考据入微,读完像逛完一趟大型商场,回来往往需要花时间分类整理,常常苦于由于自身的匮乏,读来辛苦;还有一种是大型影视现场,灯光、布场、演员依次就位,情节跌宕,场面立体。这类我往往避开。 而朗西曼爵士的作品恰好结合...
评分土耳其之旅行前准备用书。相较Crowley的那本,这本只有200页正文,写得简洁、畅快,特别是在城防战的三个章节中比较精彩。作者反复强调1453只是拜占庭帝国命定结局的随机选择的一个时间点,希腊学者早在之前已经开始在意大利讲学,热那亚和威尼斯商人也并非因为奥斯曼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而阻断商路,使其衰亡,基督教的东西分裂也并不会因为1453的围城了暂时联合,西欧诸国也不会以信仰为名组织起十字军东征。于是,横跨三大洲的千年帝国就亡了。但虽知厄运注定,君士坦丁十一世率依旧领守城官兵奋战至死,决心与拜占庭共存亡。悲剧人物的伟大被作者写的极具画面感。而今日我踏在文明遗迹上追寻古代拜占庭的荣光,依稀见得君士坦丁十一世倒下时飘扬的战袍。
评分篇幅适中,雅俗共赏,旁征博引。有贵族潇洒文气。
评分篇幅适中,雅俗共赏,旁征博引。有贵族潇洒文气。
评分土耳其之旅行前准备用书。相较Crowley的那本,这本只有200页正文,写得简洁、畅快,特别是在城防战的三个章节中比较精彩。作者反复强调1453只是拜占庭帝国命定结局的随机选择的一个时间点,希腊学者早在之前已经开始在意大利讲学,热那亚和威尼斯商人也并非因为奥斯曼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而阻断商路,使其衰亡,基督教的东西分裂也并不会因为1453的围城了暂时联合,西欧诸国也不会以信仰为名组织起十字军东征。于是,横跨三大洲的千年帝国就亡了。但虽知厄运注定,君士坦丁十一世率依旧领守城官兵奋战至死,决心与拜占庭共存亡。悲剧人物的伟大被作者写的极具画面感。而今日我踏在文明遗迹上追寻古代拜占庭的荣光,依稀见得君士坦丁十一世倒下时飘扬的战袍。
评分篇幅适中,雅俗共赏,旁征博引。有贵族潇洒文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