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的特質

中國哲學的特質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古籍齣版社
作者:牟宗三
出品人:
頁數:192
译者:
出版時間:2007-7-1
價格:18.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532546985
叢書系列:牟宗三學術論著集
圖書標籤:
  • 牟宗三 
  • 中國哲學 
  • 哲學 
  • 國學 
  • 新儒傢 
  • 新儒學 
  • 中國哲學的特質 
  • 文化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牟宗三是當代新儒學最主要的一位富有原創性的代錶人物。本書由牟先生的講學稿記錄而成,作者以清晰的思路,精確的概念,從中國哲學源頭的一些基本命題入手,步步深入、層層闡發,揭示瞭中國哲學的發展路嚮和特質,並以作者對時代人生特有的感悟體認,對中國文化在現代社會的生存、發展問題,作瞭富有闡述。書中附有祖國大陸最早研究當代新儒學的專傢羅義俊先生專為本書撰寫的介紹牟先生的學術生平和有關研究論文,可資助讀。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中国有无哲学,一直是个问题。哲学本意为智慧之学,思辨的学问。如此说来,中国古代哲人之思定非西方哲人所未及。西方是知识论,中国则是道德之说,道德主体论。牟先生由道德处说起,做切己的反思,于仁(人)义理智四德的思索有着自我的体悟。将天命人性打通,主体与天相接,...  

評分

上手这本书是因为这本书是浙大导师推荐的,将其作为入门中国哲学之选,一方面是因为他讲的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另一方面,此书的哲学味道比较重。于是,凭这几点,我选择了参阅此书。 作者,牟宗三。是新儒家的代表,熊十力的学生,在中国近代哲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

評分

作者總結他們的特徵為:三者都是“主體性”的“人生”哲學,特別是儒家,發展為“內在道德性”的人生哲學。 相反,西方哲學主流是追求“知識”和“真理”的客觀哲學,沒有涉及人生道德實踐的層面;基督教雖然關注“人”,但是將人降格為nothingness,通過皈依上帝否定自我,實...  

評分

作者總結他們的特徵為:三者都是“主體性”的“人生”哲學,特別是儒家,發展為“內在道德性”的人生哲學。 相反,西方哲學主流是追求“知識”和“真理”的客觀哲學,沒有涉及人生道德實踐的層面;基督教雖然關注“人”,但是將人降格為nothingness,通過皈依上帝否定自我,實...  

評分

作者總結他們的特徵為:三者都是“主體性”的“人生”哲學,特別是儒家,發展為“內在道德性”的人生哲學。 相反,西方哲學主流是追求“知識”和“真理”的客觀哲學,沒有涉及人生道德實踐的層面;基督教雖然關注“人”,但是將人降格為nothingness,通過皈依上帝否定自我,實...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作為一本介紹性的哲學書籍,有不少觀點還是不錯的,不過始終不喜歡傾嚮性強的書,切莫說牟對“西哲”理論瞭解多少,就那種主觀排斥,妄自尊大的態度就是要不得的。

评分

和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對照著看

评分

有點暈,可能最近腦子變的太遲鈍。哦不是,是一直很遲鈍。

评分

小錢穆,修哲尊儒寫散文捍國道(與“小陳垣”白壽彝頗相類)。本書漸進感很強,前後反差之大亦算罕見。前篇基本是比較哲學,如糾正中國戰國後無哲學等黑格爾偏見,行文結構很鬆漏洞不少更像隨筆;中篇宋明部分起,文風驟緊,學術慎思漸讓人應接不暇;尾段連綿轉引賢言,霎攏全盤,達到情緒高潮,突然終結迴味無窮。此體驗在閱讀司馬遼太郎《項羽和劉邦》亦有過。案:後記很不錯。對牟先生序言之以儒學代替全體中國哲學的做法不認同,更不接受其“儒傢更是三教主體性的主體”(其歸因儒之包容性可吸融釋傢)這一論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