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乌托邦

数字乌托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译言·东西文库/电子工业出版社
作者:[美] 弗雷德·特纳
出品人:
页数:294
译者:张行舟
出版时间:2013-5-1
价格:49.8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121196638
丛书系列:东西文库
图书标签:
  • 互联网
  • 科技
  • 计算机
  • 社会学
  • 科普
  • IT
  • 趋势
  • 美国
  • 数字未来
  • 科技伦理
  • 虚拟现实
  • 人工智能
  • 社会变革
  • 人性探索
  • 数字极权
  • 信息自由
  • 网络乌托邦
  • 意识上传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20世纪60年代早期,在美国大众眼中,计算机只是冷战中冰冷的机器,然而到了90年代互联网到来之时,计算机却呈现出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它们模拟出了一个数字乌托邦般的协同体,而这正是曾经最反对冷战的嬉皮士们的共同愿景。

本书正是探索这次非同寻常,且颇具讽刺意味的变革的第一本书。作者挖掘出那些在旧金山湾区的先驱者——斯图尔特·布兰德和他的“全球网络”鲜为人知的故事。1968年到1998年期间,通过《全球概览》、“全球电子链接(WELL)”和最终取得巨大成功的《连线》杂志,布兰德和他的伙伴们长期扮演着旧金山嬉皮士运动和新兴科技聚集区硅谷的中间人的角色。正由于他们富有远见的努力,反主流文化分子和科技人士一同重新定义了计算机的形象:计算机是解放自我的武器,计算机建筑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虚拟社区,计算机还让人们能更大胆地拓展社会的新疆界。

对于《全球概览》,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印在最后一期(1974)封底的一行字:Stay Hungry. Stay Foolish。这句话被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引作格言而被世人所知。

《全球概览》是一本由斯图尔特·布兰德发行的反主流文化期刊,于 1968 至 1972 年正常发行,之后也偶有出版。这本杂志把所有可以售卖的产品都收录进来,包括衣服、书籍、工具、机器、种子......一切对创造力和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有用的东西。不过杂志本身并不卖任何商品。乔布斯曾说,这本杂志是影响了他们那一代人的杂志,并称之为那个年代的Google。

斯图尔特·布兰德(1938–)是美国未来学家与早期网络文化的推动者,《全球概览》创始人,The WELL 和全球商业网络(GBN)的创办人之一。斯图尔特于 1996 年创办了“恒今基金会(Long Now Foundation)”,以推动人们养成“长线思考”的习惯,作出更理性的选择。他最新的计划是制造一座万年大钟。

推荐语:

作为书中的人物之一,我认为这是记录我是如何一步步走过来的最好的一本书。作者的分析取材广博、可读性强。

——凯文·凯利,《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失控》作者

弗雷德·特纳将广博的学识、优雅的文笔和叙事者的激情都融入书中,将“dot.com”时代的的各个点(dots)都连接到一起,他们才是真正的技术上、文化上和精神上的领袖。

——道格拉斯·洛西克夫,媒介理论家,《编程或被编程》作者

作为一个出现在书中的人,我本应该对作者的书有各种吹毛求疵的意见,但是我没有。他对许多简短的历史背景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和准确的描述,令我印象深刻。即使是对经历过那些时刻的人来说,这也很难做到。

——斯图尔特•布兰德,《全球概览》创始人,《地球的法则》作者

作者简介

弗雷德·特纳(Fred Turner),美国斯坦福大学传播系副教授,斯坦福大学“科学、技术和社会”项目总监。弗雷德还具有十年的新闻记者经验。著有《数字乌托邦:从反主流文化到赛博文化》和《战争回响:美国的越战记忆》。

目录信息

引言
第一章计算机隐喻的政治变迁/001
封闭世界:被遗忘的开放性/008
科技与意识的反主流文化信仰/020
第二章当布兰德与反主流文化和控制论相遇/033
生态学,另一种政治/037
控制论在艺术领域/039
综合设计师:马歇尔麦克卢汉与巴克敏斯特富勒/045
印第安人,嬉皮士和垮掉的一代/053
第三章《全球概览》中的信息技术/065
意识群体/071
《全球概览》作为一种网络化论坛/076
变革的工具/089
《全球概览》中所没有的/096
第四章让“全球”数字化/105
让计算机“个人化”/108
自给自足的终结和共同进化的崛起/122
软件,黑客,以及反主流文化的回归/133
第五章全球电子链接(WELL)的虚拟性与社区性/147
WELL是什么?/149
新的科技与经济网络/156
WELL—经济上的异质分层结构/160
虚拟社区框架的输出/167
变赛博空间为电子边疆/170
第六章网络化的新经济/185
MIT——回到未来/187
创建全球商业网络/192
作为联网创业家的凯文凯利/206
原子代表过去,网络代表未来/212
第七章《连线》/221
创办《连线》/224
新技术,新经济,新权利/228
《连线》中的“全球”/232
当新公社主义者遇上新右派/239
互联网即新千年/250
第八章网络模式的胜利/257
未曾发生的反主流文化运动/261
联网模式下的文化创业精神/270
乌托邦的暗面/277
历史终结的终结/283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1971年6月21日,一本叫做《全球概览》的杂志召开了停刊派对。杂志创办人斯图亚特·布兰德(Stewart Brand)邀请了小丑表演和混搭音乐演奏。他自己身着黑色修士长袍,赤脚在人群中走来走去。活动中,布兰德拿出两万美元现金。这是《全球概览》出版的收益,布兰德邀请大家上台讲...  

评分

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一位年轻的美国妈妈买了一套百科全书。翻开一看,就看到了原子弹爆炸的图片,她顿时吓坏了。 这是Fred Turner在《数字乌托邦》里讲述的一个真实故事。在那个年代,几乎所有的美国青年都担心他们随时会因为受到来自苏联的核子导弹的袭击而永远告别人世。 ...  

评分

这是一部什么样的书?一时半会儿还真不好回答。鲁迅先生曾说,同样是一部红楼梦,易学家看到的是经,道学家看到的是淫,才子看到的是缠绵,革命家看到的是排满。落到这本书上,约莫正是这样。 这是有关英雄与英雄事件的故事。麦克卢汉,巴克敏斯特,恩格尔巴特,尼葛洛庞帝,...  

评分

还没有看过这本书。但这不妨碍我对SB佩服的一塌糊涂。 如果不是Steve Jobs在斯坦福演讲中提到他,他依然在很多人视线之外。但是一本《全球目录》这个乌托邦杂志的企图心就令人拍案叫绝,后来他还想弄全球物种目录,虽然项目由于资金短缺终止了,可这份胆气就令人服气。 最令人...  

评分

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一位年轻的美国妈妈买了一套百科全书。翻开一看,就看到了原子弹爆炸的图片,她顿时吓坏了。 这是Fred Turner在《数字乌托邦》里讲述的一个真实故事。在那个年代,几乎所有的美国青年都担心他们随时会因为受到来自苏联的核子导弹的袭击而永远告别人世。 ...  

用户评价

评分

Kindle版,0.99元购买

评分

#这段历史(从《全球概览》开始,到《连线》杂志两次IPO失败等等)重新解析技术成为象征意义的过程,另外也有助于重新评判联网创业精神在塑造公共话题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评分

#这段历史(从《全球概览》开始,到《连线》杂志两次IPO失败等等)重新解析技术成为象征意义的过程,另外也有助于重新评判联网创业精神在塑造公共话题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评分

太牛了,简直是一部预言书,也是一部科普书,并没有太技术性的知识,就像是书的序言介绍的,这是一本写给那个时代大人们的一本书,当时的人能及早读到这本书,并研究其中一个领域,该多幸运。

评分

没有土壤,没有果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