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

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同心出版社
作者:王学泰
出品人:汉唐阳光
页数:750
译者:
出版时间:2007-7
价格:6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7163602
丛书系列:汉唐阳光人文图书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王学泰
  • 历史
  • 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
  • 文化
  • 社会
  • 游民
  • 中国研究
  • 游民文化
  • 中国社会
  • 民间文化
  • 社会变迁
  • 边缘群体
  • 文化认同
  • 社会流动
  • 身份建构
  • 传统文化
  • 现代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江湖是游民生活的空间,也是干犯法纪、为非作歹的渊薮。凡是敢于与主流社会对抗的秘密组织成员、打家劫舍的绿林豪强、闯荡江湖的各类人士,乃至称霸一方、为人所惧的痞棍,都会被畏惧者恭送一顶“好汉”的帽子。逼上梁山是“造反有理”的过程与归宿。不义之财,取之何碍,是游民劫掠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总的说来,它仍是“强盗逻辑”。

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游民、游民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学的密切关系,游民文化对于文学创作,特别是对于通俗文学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们的思想意识,习惯作用,也因通俗文艺的流传而深入到了各个阶层,本书阐述深刻,可读性强。

作者简介

王学泰,原籍山西清源(现名“清徐),1942年底生于北京。196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遗产》编辑,1988年转到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研究室从事研究工作。比较关注文学史与文化史的交叉研究。2003年退休前任文学研究所古代室研究员,后兼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主要著作:《中国人的饮食世界》、《中国游民》、《华夏饮食文化》、《幽默中的人事百态》、《中国人的幽默》等;学术随笔集《燕谈集》、《多梦楼随笔》、《偷闲杂说》等;整理了《杜工部集》、《唐诗评选》,与傅璇琮、许逸民等人主编了《中国诗学大词典》。

目录信息

序:发现另一个中国
第一章 绪论
一、被学术界忽视的游民与游民文化
二、游民意识是不是真正存在?
三、什么是游民?
四、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第二章 中国社会结构的特点及其成员的地位
一、聚族而居的自然与社会背景
二、宗法国家时期的社会结构及其解体
三、汉至唐——族居与地主庄园经济的结合时期
四、宋代及宋代以后宗法家族制度的确立
五、乡土社会造就了乡土意识
第三章 脱离了宗法与家族秩序的人们
一、什么是“脱序”?
二、社会动乱的主力军——流民
三、游士的辉煌与解体
四、自命为社会良心的游侠
五、历代统治者对待流民、游士、游侠的态度
第四章 城市游民群体的形成
一、五代战乱对传统的冲击
二、宋代社会风貌的变迁
三、游民群体形成的初期——两宋、元到明中叶
第五章 江湖艺人与通俗文艺作品
一、“江湖”——游民生活的空间
二、两宋时代的江湖艺人
三、早期通俗文艺作品所反映的游民生活与游民意识
第六章 游民情绪与游民意识的载体
一、《水浒传》和《三国志演义》
二、游民意识在《水浒传》和《三国志演义》等通俗作品中的表现
第七章 从游民到帝王——一个个案的分析
一、谈所谓对农民的“背叛”
二、朱元璋的生平和造反实践
三、朱元璋的治国之术
四、从游民到帝王的思想转化
五、《英烈传》等通俗小说中的朱元璋和朱元璋集团
第八章 通俗文艺与游民意识的传播
一、通俗文艺传播的存在
二、通俗文艺的传播
三、“三教”之外,还有一教——通俗文艺中游民意识的影响
四、小说教中的英雄崇拜
五、传播中的反传播力量
第九章 游民意识与通俗文学的演变
第十章 明中叶以后游民的发展和组织化过程
第十一章 天地会与通俗文艺
第十二章 游民、游民组织与通俗小说
结语
附录:游民政治
中国政治革命不成就及社会革命不发生之原因
引用书目
后记
增修版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说起江湖文化,他不仅是武侠小说中刀光剑影的理想境界,甚至于在现代社会随处可见的“哥们儿义气”之中,我们也时常感受到那种内化的力量。然而,对这一人人都有所理解的现象,从历史、文化、社会的角度应该作何分析呢?   王学泰先生的这部学术专著便是要带领我们一窥江...  

评分

评分

王小波先生生前曾说过一句让我无法忘怀的话,大意是,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真是奇怪,简直不可思议,一流作家只有三流的名声,而三流的作家往往享有一流的声誉。小波先生生前一直不被国内的主流话语体系接纳,著作无法在大陆出版,死后才声名鹊起,但此前他早已在港台和海外...  

评分

文中关于文学作品的梳理剖析极好,尤其是水浒游民意识的分析。 作者把四民之外的脱序人都算作游民,除了游民知识分子,大部分游民都写的反面居多。 本人认为作者对于游民的定义太宽,一是戏子,车马夫,小商贩等俱是游民,认为属于四民之外,这样的按照阶层推断我不太肯...  

评分

中国人的话语中有一种“江湖”意象,在不同的群体中却有不同的模样。在士人的想象中,江湖总有一种浪漫的色彩。自先秦就有“相忘于江湖”之喻,《史记》中也有范蠡“乃乘扁舟浮于江湖”之说。居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处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在士大夫的浪漫想象中,江湖是一个与以“...  

用户评价

评分

没有想象中出色。论述徘徊在文学与史学之间。不过还是给人以启发,对我颇有助益。

评分

天地会就是个以木杨城为耶路撒冷的中二对歌爱好者联谊会啊,对游民的理论研究主要以《水浒传》等文学来佐证,对真实史实的讨论倒不多,当然作者是通过通俗文学来反映作者也就是游民知识分子身上的特性,这么想想也没什么不妥。

评分

罗陈资料,乏无新论。

评分

王学泰老人呕心沥血之作

评分

: D691.9/1195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