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數學哲學

康德的數學哲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武漢大學齣版社
作者:包嚮飛
出品人:
頁數:215
译者:
出版時間:2013-1
價格:20.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307103313
叢書系列:青年學者文庫
圖書標籤:
  • 哲學
  • 數學
  • 康德
  • 德國古典哲學
  • 康德研究
  • 數學哲學
  • 分析哲學
  • 包嚮飛
  • 康德 數學哲學 哲學史 數學基礎 理性批判 本體論 時空觀 形式邏輯 哲學思想 科學方法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該書一共分為四章。第一章主要討論的是康德與數學哲學中的主要人物和流派的關係。在這一章裏,作者以問題為綫索,闡述瞭數學哲學中的一些主要思想和疑難,論證瞭數學命題不可能是重言式的分析命題。第二章主要討論在現代數學背景下康德的幾何觀。在這一章裏人們將看到,在避免瞭康德的一個思維跳躍的前提下,現代的各種各樣的幾何學和康德的時空-幾何觀之間並不存在本質的矛盾;並且現代的各種各樣的幾何學都可以在康德的“純直觀”上建立起來。第三章主要討論瞭現代數學中的連續性問題。在這一章裏,作者力圖展示:正因為現代數學的集閤論在測度論的視角下並不能十分令人滿意地解決連續和測度的問題,數學可以還原為集閤論的說法還存在著很多疑難。鑒於此,作者跟隨康德,認為數學本質上需要純直觀。第四章主要闡述“建基在純直觀上的數學”的可行性和特點。

著者簡介

包嚮飛,男,1974年齣生,河南信陽人,從1993年到2000年在武漢大學外語學院德語係讀本科和碩士研究生,先後獲得德語語言文學的學士和碩士學位,從2000年起,在武漢大學外語學院德語係任教。2005年考入武漢大學哲學係,師從國內著名的研究德國哲學的專傢鄧曉芒教授,主攻方嚮為康德哲學,2008年順利完成學業,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包嚮飛現為武漢大學外語學院德語係副教授、武漢大學編譯中心秘書長、武漢大學70後學術團隊成員。主要研究方嚮:德國哲學與文化、詞源學以及數學哲學。曾在《哲學研究》、《現代哲學》、《求索》以及《解放軍外語學院學報》等國內知名雜誌上發錶有關康德的數學哲學、文化以及德國文學的論文多篇,並且在《德語學習》和《數學學習和研究》上發錶過有關語言和數學的論文多篇。

圖書目錄

引言
一、康德和數學哲學
二、康德數學哲學的研究狀況
第一章 康德和數學哲學中的主要人物和流派
第一節 康德和邏輯實證主義
一、先天綜閤命題在康德哲學中的含義
二、邏輯實證主義對分析命題和綜閤命題的重新界定及其疑難
三、幾何學的命題是先天綜閤命題還是分析命題?
四、分析命題的種類
第二節 康德與弗雷格
一、弗雷格與邏輯實證主義
二、弗雷格與康德
三、幾何學的算術化和分析地定義自然數
四、弗雷格的睏境——羅素悖論
五、數學命題是重言式的分析命題——一個缺少根據的斷言
第三節 康德和希爾伯特
一、作為康德主義者的希爾伯特
二、希爾伯特計劃
三、哥德爾證明及其意義
四、哥德爾與邏輯實證主義與康德
第四節 康德和柏拉圖主義
一、柏拉圖主義關於數學的基本觀點
二、康德和柏拉圖主義者在對待數學基礎方麵的異同
三、邏輯能毫無顧忌地飛躍可能經驗嗎?
四、波粒二象性並不能迴答雙縫實驗所引起的邏輯問題
第五節 康德和直覺主義
一、在數學哲學方麵直覺主義與康德的聯係及區彆
二、直覺主義的問題
第六節 康德和維特根斯坦
一、維特根斯坦是如何看待數學中的一緻性問題的
二、康德和數學中的一緻性問題
小結
第二章 在現代數學背景下的康德的數學哲學
第一節 康德的幾何觀及其麵臨的問題
一、康德的幾何觀
二、康德的幾何觀所麵臨的問題
第二節 康德的空間
第三節 對康德幾何觀所麵臨的詰難的迴答
一、康德與“非歐幾何和高雛幾何”
二、幾何學在何種意義上講是先天的
三、幾何學是規定空間屬性的一門科學嗎?
第四節 對賴欣巴哈的康德批評的一些反駁
一、反駁“數學傢的幾何學是分析性質的”
二、反駁“物理的幾何學必然是經驗的幾何學”
三、反駁“幾何關係是可以視覺化的”
第五節 相對論與康德的“時空觀和幾何觀”
第六節 純粹幾何學和應用幾何學
第七節 對一些概念的澄清
一、純直觀空間和歐幾裏得空間
二、視覺空間和純直觀空間以及歐幾裏得空間
小結
第三章 現代數學中的連續性及其問題
第一節 現代數學中的連續性
第二節 傻瓜的觀點——對連續性的疑問
一、對實數連續性的疑問
二、對“點集”的連續性的疑問
第三節 現代測度論對以上疑問的迴答與現代測度論帶來的怪異情況
第四節 連續統問題
第四章 建基在純直觀上的數學
第一節 作為“一般本質”的理想化的規定與注意力的方嚮
一、“自由變更”作為獲得“理想化的規定”的一種方法
二、“物理刺激”與“注意力的方嚮”
第二節 在建基於純直觀的數學中實數集隻作為標記集
第三節 來源於純直觀的“連續”如何獲得自己的可操作性
第四節 “建基在純直觀上的數學”如何看待證明
一、數學的本質與證明
二、“理想化的規定”和證明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一 對無窮小量的數學處理
附錄二 用單位圓獲得三角函數公式
附錄三 用傅立葉級數獲得π的展開式和求解伯努利難題
附錄四 對連續統假設的一個否定性說明的嘗試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覺得作者還是比較有個人的見解的

评分

數學並非重言式,也不依賴於經驗存在,而是基於「純直觀」並進行邏輯推演的先驗綜閤判斷。哥德爾定理已經給邏輯實證主義和形式主義進行瞭打擊。作者發揮瞭康德哲學,認為數學是作為主體能力的純直觀,加上不同「注意力方嚮」的「理想化假定」。這個說法符閤對數字起源的研究,1到3之間的數感是生物尤其人類本能,我也同意非歐幾何的發現不能否定康德的時空觀。但是,這種純直觀的能力究竟隻是主體的,還是和實在有關的?如果是後者則是數學柏拉圖主義。我當然傾嚮後者,即是不是全部數學真理是先於主體存在的,但至少基礎的部分,是超越物理的實在,這是永恒中的自由。可以說,包括宗教,最後的爭論焦點就是一種數學觀。

评分

覺得作者還是比較有個人的見解的

评分

覺得作者還是比較有個人的見解的

评分

對更好的理解先驗感性論還是挺有幫助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