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元任早年自传》是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前三十年的自传。赵先生在语言学领域是卓然大家,学术泰斗,不世出的语言天才。在这本自传中,赵先生用散淡平实的白话文将成长经历娓娓道来。而且在这本小书中,赵先生还幽默地夹杂了大量语言学的典型例子,读来饶有兴味。
赵元任(1892—1982),生于天津,祖籍常州,赵宋皇室后裔。4岁识字,7岁受业,从小就打下了良好的国学根底。1910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庚子赔款第二批留美官费生。同年赴美,与胡适一起入康奈尔大学就读。1914年获学士学位,并留校攻读哲学。1915年转哈佛研究院修哲学。1919年获哈佛哲学博士学位。第二年回国任清华心理学及物理学讲师。1925年清华国学院成立,聘他与王国维、陈寅恪、梁启超为“四大导师”。1929—1938年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研究员兼语言组主任。此后,先后在夏威夷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1945年曾当选为美国语言学会会长。1982年病逝于美国。他被称为“中国语言学之父”。
刊于《新京报·书评周刊》2015年01月24日,发表时有改动 提到语言学家,一般人印象中大概总是一副正襟危坐的模样,赵元任却是一个例外。这位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是一个极擅长从语言中寻摸趣味的人,在正经的语言学研究之外,他写过不少游戏文字(如通篇用一个汉字音节写...
评分我还记得本科时期汉语方言学课程上,老师播放赵元任录音的国际音标,一个老人低沉、虚弱、喑哑的声音从音箱里出来,燕子在我身边轻轻地喊:“别放了,真让人心疼”。 而我翻开《赵元任早年自传》看见赵元任去世前手写的新年贺卡时,燕子这句话好像又在耳边响起了。 ...
评分刊于《新京报·书评周刊》2015年01月24日,发表时有改动 提到语言学家,一般人印象中大概总是一副正襟危坐的模样,赵元任却是一个例外。这位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是一个极擅长从语言中寻摸趣味的人,在正经的语言学研究之外,他写过不少游戏文字(如通篇用一个汉字音节写...
评分很有意思的一本书,读着读着笑出来的地方很多 他写他小时候,有些记忆是一个场景,有些是一个片段,有些是一种感觉,关于一种感觉,赵元任说“还有一种——我也不能管他叫一景或是一幕,也不能算常干或是常见的事情,是一种常有的一种滋味。可是滋味是尝的,很难说的,不知道我...
评分赵元任先生是一位让人非常尊敬与钦佩的学之大师,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一起被称为清华“四大导师”。 赵元任先生1892年生于天津,1910年为游美学务处第二批留学生,洋务运动时讲究实业救国,所以当时官费留学生多选择进修理科。赵元任先生留美时便选择在康乃尔大学主修数...
写自传真非他的特长,拉拉杂杂,很难引起兴趣。唯有两点颇为有趣。一是他很重视逻辑学,受过系统训练,甚至曾计划到哈佛担任逻辑学教授。二是他在美国和周淑安谈恋爱,转头回上海就和周的未婚夫胡宣明一起嘻嘻哈哈。可见其真实性情。
评分从《赵元任早年自传》中,我们大致可以知道,赵元任在年幼之时,即对各地方言有极浓厚的兴趣,并能从其中体会到很大的乐趣。此外,他对天文现象极为关注,这成了他终生的嗜好。赵元任倡导白话文,看重口语的价值,并且认为在精准地刻画现代科学知识方面,现代汉语优势明显。白话文不够白,是一种批评。
评分口头语写的一本小书,回忆了早年生平经历,可能对于研究赵先生的人有用,对寻常读者吸引力不大...
评分太好玩了!他说“念古文有念古文的调儿。可是照我们家的念法《诗经》不算是诗,是像四书那么念,是一种直不拢统的腔调,五经里头左传又是像古文那么念的,腔调拉得又婉转一点儿。我还记得我父亲第一次给我上《左传》,教我念: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继室以声子,生隐公。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为鲁夫人,故仲子归于我。我听了起头怪不好意思那么样儿哼哼儿,还哭了一个呐。”,他还经常写日记,下决心要做一个完人“停止吸烟、饮酒和各式的自我放纵。”但又难以做到,“不过关于我的每天计划,我仍然觉得那些时日我的日记极为内向:“试图作好”,“一天虚度过去”(几次这样写),“难以名状的一天”等等。”装了一个假门牙之后,“我觉得我是一个勇敢的新人,完全具有面对世界的信心。”。。。
评分轻描淡写间,赵元任就到达大师层次了;看看所谓的大师,装逼到死,人们还是用怀疑的眼光看他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