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史的大框架内,以中国史为经线,将中外历史采合为一体,为补充一般历史教科书而撰写了这样一本类似教科书的读物。本书是关乎人类历史诸多方面的论述,比如文明、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等,小书一册尽显历史大脉络,以全球的视角,纵横交错,颠覆你对历史常识的刻板印象。
本书的前半段乃以泼墨山水的手法勾勒人类历史与中国文化发展有关的大方向。后半段是从16世纪开始,即大洋航运开通,新大陆进入世界史,世界已是一个整体的局面下,中国与世界各处的发展。在前半段,欧亚大陆间的种种大事,都以大陆为舞台,海洋为边外之地。在后半段,海洋却成为门户!台湾也是在如此际遇下,成为东方与西方的交接之处,也成为中国东出、日本南下的较量之点。本书的安排是把中国纳入世界:为了今日,理解过去,在世界史的大框架内,立足中国,关心世界。
许倬云,1930年生于江苏无锡,1962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先后执教于台湾大学、匹兹堡大学,其间多次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夏威夷大学、杜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1986年荣任美国人文学社荣誉会士。学贯中西的史学耆宿,精通中国上古史、文化史、社会史,熟悉西方历史及其理论与思想,擅长利用不同学科的视角和方法来研究历史,尤其是考察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不囿于书斋,时时心怀天下,关心中国文化的发展与走向。代表著作有《西周史》《汉代农业》《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万古江河》《我者与他者》《说中国》等。
关键词: 台湾,“吊诡”。 本来想去买黄仁宇的历史大脉络,可是却意外碰到这本让我看了两眼变决心要买的书。 用一句许老的话就是很“吊诡”。 一本书把中外古代现代史一网打尽是很难得一件事。本书却不在细节多费笔墨,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若干历史事件相互联系的一种看法,以...
评分为什么要读历史、学历史?读史明智;读史学史,是一个人在自我生命行走时,对社会人生的探路求索。这或是较贴切的答案吧。 谓之智者,秉赋理性思辩、洞悉考究,怀拨扫迷雾的气魄,风云际会时当可淡定如斯。读史学史研史的老少智者常有,他们热爱历史,以一颗率真的好...
评分当初被老师推荐看这本书的,读完一半,没觉得有哪里特别出彩,倒是书里面高频率出现的感叹号让我很是惊讶,因为对于一个历史学家来说,每章最少两个感叹号实在是让我感觉,额,很那啥。写到抗日侵华那一章时足足有13个感叹号。有意思的是许倬云的书里经常提到黄仁宇,而黄仁宇...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 觉得作者好大的口气,薄薄的几百页书就能够了解上下5000年的历史。我估计肯定又是流水账的历史了。 但是开始看后, 我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许先生的话言简意赅,句句都切中要点。没有半句拖沓。并且加入了自己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研究。比如中国文官制度。 更...
评分看这本书是看中了作者,而知道作者竟是从他是王力宏的舅公开始,呵呵,足见本人国学见识不足 这本书勾勒了一部以中国为焦点的世界史。寥寥几笔便将中国,他国,中国与他国的情势道出了大概。 看毕,比一般的世界史来说(1)压力小了很多,因为没那么厚,而且(2)...
大陆中学教科书。个别发议略有新意。
评分在非专业领域乱下评语(如经济)已属不智,更不该在重大历史细节上人云亦云贩卖流行观点。很多地方缺乏专业修养更少洞见,就这样一本通识性的书籍而言,戕人慧命之过,许先生罪莫大焉。同时这本书让我想到,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到了如许地步,历史写作已不是史学家力所能及的了。
评分在非专业领域乱下评语(如经济)已属不智,更不该在重大历史细节上人云亦云贩卖流行观点。很多地方缺乏专业修养更少洞见,就这样一本通识性的书籍而言,戕人慧命之过,许先生罪莫大焉。同时这本书让我想到,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到了如许地步,历史写作已不是史学家力所能及的了。
评分非常好的一本中外历史通俗型读物,特别适合给深受中小学历史教科书荼毒的孩子们读。
评分赠予启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