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對於人生的利弊

曆史對於人生的利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弗裏德裏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著名德國哲學傢。他是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同時也是卓越的詩人和散文傢。是他,最早開始批判西方現代社會,然而他的學說在他的時代卻沒有反應,直到下一個世紀—— 20 世紀,纔激起深遠的調門各異的迴聲。後來的生命哲學,存在主義,弗洛伊德主義,後現代主義,都以各自的形式迴應尼采的哲學思想。

出版者:商務印書館
作者:[德] 弗裏德裏希·尼采
出品人:
頁數:77
译者:姚可昆
出版時間:1998-10
價格:5.1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0020466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尼采 
  • 哲學 
  • 曆史 
  • 曆史主義 
  • 政治哲學 
  • 史學 
  • 德國 
  • 整理思想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很早以前看過另一個版本,這次重讀,選瞭《尼采全集》(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那本,但商務印書館這一版的舊序不錯,於是也一起看瞭。“曆史”的限度,“非曆史”的幸福,“超曆史”的藝術遊戲,三者體現齣來的互相勾連與製約平衡令我意識到,尼采的論證內容與他的文風一樣,是動態的。就像日神和酒神的辯證統一,這裏也可以解讀齣某種“因你的存在而存在”的浪漫。最後一節,重建自我的嘗試讓我覺得,好感動。

评分

從德文而來。但卻是不及李鞦零版的通順,也許是時代差異吧。

评分

張旭東老師第一節課的閱讀材料。嗯,張老師的觀點與主流觀點不同,認為文學批評大於文學史,而這個觀點提齣的依據是現代性語境之下曆史化的趨勢。尼采認為,人與動物的根本差異在於動物隻活在當下,而人始終生活在曆史化的重壓中。解決這種境況的路,要麼是非曆史,要麼是超曆史。而放到文學來講,保羅·德·曼指齣瞭文學作為行動與作為曆史化過程的悖論,所以文學成為這種現代性的集中體現。當代文學如何實現曆史化?通過當下,通過政治的方式,也就是說,通過批評,實現曆史的塑造與再造。

评分

非常喜歡

评分

對當時盛行的曆史發展進程以及世界秩序提齣尖銳批評,以為曆史對人的阻礙遠大於它的利處。幾乎是全麵否認瞭德國當時的教育,認為教育所培養的青年並不能為未經過論證的"教養"犧牲自己。 尼采對教育的看法,雖是依藉著對 曆史對人的壓製 展開,但在建議一個較理想的教育狀態時,還是與 杜威 的一些經驗哲學有相似處。 按尼采所說,第一天性(p.72) 生活(p.74)仍然是教育的關鍵處。 其中提到 青年 的地方,試著換成 青春 也部分可以。便知道如今詞匯相比民國時代是有瞭如何的軟化與乏力。 再,真的詩人的語言啊 美妙。不敢想象德語原文該是怎樣的境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