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第一章 “以俄为师”
(一) 山雨欲来风满楼
(二) 西方不亮东方亮
(三) 最佳的利益选择与结合
第二章 向左还是向右
(一) 排斥外力的外力作用
(二) 谁主沉浮?
(三) 出乎意料之外
(四) 妥协与冒险的代价
第三章 从“彻底”到不“彻底”
(一) 为苏维埃而战
(二) 世界革命万岁
(三) 失败的战争
(四)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第四章 在有意与无意之间
(一)“兄弟阋于墙”
(二)来而不往非礼也
(三)在策略变动的背后
(四)“我们一定要把中国拿下来!”
第五章 走向新中国
(一) 先到为君,后到为臣
(二) 和与战的抉择
(三) “中间地带”的革命?
后记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之前一直不理解,看了此书就明白了。政治无非就是笼络大多数,打击一小部,议会选举如此,工人暴动如此,武装夺取政权亦如此。 中共那么多会议都在讲形势,其实就是形势判断,分析力量对比状况。根据不同的发展时...
评分杨奎松的书最近看了两本 第一本是<建国史研究 1>, 里面有关于最初建国时候政府官员工资待遇的设置, 有点意思, 另外关于土改一章也有料 刚看完这本<中间地带>, 应该说是我国党史研究的最高峰, 不仅客观, 而且放在了国际政治大局的背景下写CCP的成长, 是很难得很新颖的角度. ...
评分历史不忍细睹,自古皆然。也许是习惯了小时候在历史课上学到的党一如既往的伟大,在本书中看到中国共产党在成长中无数次的阵痛、迷茫和挫败中感到尤其的惊讶。没有刻骨铭心的失败,便没有难以取代的成功。 何以原本弱小的共产党成功了,而原本强大的国民党却终于失败?作者更多...
评分作者自承:“这本书的最大阅读价值……它清楚地说明,CP革命的成功和新中国的由来,和朝鲜、越南,以及许许多多落后国家和民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独立解放的经过,其实没有太大的差别。即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都是得益于整个世界大环境和国际运动理念的改变,得益于毗邻...
评分﹣此書成於八九之後,及後作者又補回些史料,但基本思路源於當時。 ﹣ 不禁在想,作者在做這研究時,是否也是想說八九十年代的中國,仍然是處於國際局勢的影響下彎彎曲曲的走自已的路? ﹣拿起這本書,是因為在讀《史家高華》時,發現楊奎松、沈志華、張鳴等名字常出現在書中...
详细梳理了CP成立、发展的国际背景,非常值得一度。让我的思路更加清晰了。
评分看完epub发现居然是网上缩写版,找来pdf大概看了下,缩了40%,有机会在回看下一下pdf。感觉苏联像个海外投资人,始终出现民国各个大事件中,布局远东,不过有点水土不服。
评分详细梳理了CP成立、发展的国际背景,非常值得一度。让我的思路更加清晰了。
评分杨奎松的经典之作了!
评分补记,当年读的这个版本,杨奎松最有代表性的著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