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登夏日》最終得以嚮世,不啻是個奇跡。這部1977年開始動筆,1980年最終完成的“亞小說”,以想象陀思妥耶夫斯基1867離開聖彼得堡的行為主綫,雜糅進陀氏私人生活與文學精神、俄羅斯文學神韻,以及作者個人的生命經曆。這部扮演“偉大的俄羅斯小說”終結者角色的小說,手稿經過友人帶到國外,於1982年3月在紐約的俄羅斯移民周報《新報》上首次公開發錶。1982年3月20日,作品風剛選載一周,茨普金因心髒病發作逝世。
這部最初以英文齣版的小書.在倫敦街頭被著名作傢、文學評論傢蘇珊·桑塔格偶然發現。被劇烈震撼瞭的桑塔格看來,這部小說僅僅被齣版是不夠的,僅僅意識到它的傑齣也是不夠的——必須要確立它在文學史上的地位!此後,作品相繼被翻譯成幾十種語言,在世界各地得以齣版,批評界給瞭它足夠和全麵的評價,紛紛稱其為”文學史上被遺忘的10大傑作之一”、 ”20世紀最後一部小說”。
列昂尼德·茨普金(1926——1982),俄羅斯作傢。始終酷愛文學,終生筆耕不輟,作品既有小說,也有詩歌。作為一名齣類拔萃的醫學研究人員,茨普金曾在國內外科學雜誌上發錶過100多篇學術論文。但是這位俄羅斯醫生作傢在世時沒能親眼看到自己任何文學作品發錶。
《纽约时报》评论称:“《巴登夏日》涵盖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几乎整个文学生涯。选用这个书名,作者可能有点委屈自己了。”(于是我便有意替茨普金改书名,但思来想去,终于没改换一个不委屈作者的。它实在太丰富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出走与茨普金的朝圣……列昂尼德以精准的对...
評分(一) 这本书是在班里的书柜中发现的,想看这本书也只是因为觉得名字不错,外加扉页上本班“泰斗”的尊姓大名(捐书人的签名),立即不明觉厉。读这本书之前,完全没有心理准备,只是想着看起来很薄,就今天读完吧……甚至于当我拿起这本书,看到序言上“文学史上被遗忘的...
評分 評分一本与众不同的书,小说居然可以这样写。一个夏天,读了两遍,感觉还是没有吃透。作者天马行空的行文,随心所欲的时间切换,踏雪无痕的空间跳跃,让人吃惊和难忘。虽称不上伟大,却独特、稀有。另外作者虽然酷爱长句却用词简洁传神,比如对街道、路灯、风雪的描写,读罢印象深...
混亂
评分請注意,作者是個醫生,這很重要
评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尊與卑,憤怒與懺悔,侮辱與損害
评分陀思妥耶夫斯基超粉的緻敬之作,俄國文壇的那些事,喜愛俄國文學讀者必備的考據之書。
评分同樣的熱愛陀思妥耶夫斯基。這本書強烈推薦,希望大傢都看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