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人類學隨筆

考古人類學隨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作者:張光直
出品人:
頁數:247
译者:
出版時間:2013-1
價格:50.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108041753
叢書系列:張光直作品係列(新版)
圖書標籤:
  • 張光直
  • 考古
  • 人類學
  • 考古學
  • 考古人類學
  • 曆史
  • 隨筆
  • 方法論
  • 考古
  • 人類學
  • 隨筆
  • 文化
  • 曆史
  • 研究
  • 學術
  • 探索
  • 思考
  • 反思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所收文章多寫於20世紀八九十年代,在為他人新書撰寫的序文、講演辭、《中國文物報》專欄文章及訪談記錄中,作者深入淺齣地介紹考古人類學的新知識、新發展,選評瞭國內外考古書籍,也記述瞭學界的師友人物,錶達瞭對考古時事的看法以及對海峽兩岸學術文化前景的瞻望。

讀者不僅可以瞭解作者學術上的真知灼見,更可以切實感受他的詼諧、寬容、樂觀、熱情和強烈的社會使命感,正像朋友所說,“他是一座沒有爆發的火山,但是他的光和熱已永遠留在人間”。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一 狗尾“序”貂
《時間與傳統》序言
《安陽》張序
《南中國及鄰近地區古文化研究——慶祝鄭德坤教授
從事學術活動六十周年論文集》序
《考古與曆史文化——慶祝高去尋先生八十大壽
論文集》序
《中國著名古墓發掘記》序
《先秦考古學》張序
《李亦園文化論著選集》序
《颱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序
《颱灣考古學書目》序
《颱灣曆史上的土地問題》張序
《中國史前考古學史研究(1895—1949)》序
《颱灣平埔族文獻資料選集——竹塹社》張序
二 大題小作
在學術上迎接21世紀
“天人閤一”的宇宙觀與中國的現代化
從中國古史談社會科學與現代化
中國古代史的世界舞颱
人類學的社會使命——評介陳其南《文化的軌跡》
再談人類學的社會使命——簡介“文化長存學社”
中國考古學與曆史學整閤國際研討會開會緻辭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該躋身世界主流
三 關於颱灣
颱灣考古何處去?
《颱灣史田野研究通訊》發刊辭
颱灣史必須包括原住民的曆史
颱灣應有像樣的地方性曆史博物館
關於颱灣省曆史博物館的幾點建議
政府對走私文物市場有無政策?
搶救圓山遺址
颱灣考古學者該與福建和東南亞交流瞭
四 一個考古工作者的隨筆——《中國文物報》專欄
談“圖騰”
介紹林壽晉《先秦考古學》
颱灣大學考古人類學係創立44年
建議文物考古工作者熟讀民族學
要是有個青年考古工作者來問道
談文物盜掘與走私
北大考古係賽剋勒博物館開幕有感
懷憶民族學前輩學者淩純聲教授
考古工作者對發掘物的責任與權利
撰寫研究計劃申請經費經驗談
追記颱灣“濁大計劃”
從俞偉超、張忠培二先生論文談考古學理論
五、雜文
新年三夢
談龍骨與龍
懷念高去尋先生
颱灣新考古學的播種者――憶李光周先生
人類學派的古史學傢李濟先生
哭童恩正先生
附錄
中國考古嚮何處去――張光直先生訪談錄
與張光直交談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台湾考古学界把卑南族和平埔族文明抬到了非常高的层面,一是因为李济、傅斯年、高去寻等人在20年代挖掘殷墟为代表的黄河流域文明之后,还来不及做多久的研究,便因为各种原因被迫中断,到了台湾之后,没有了原先的研究材料,更没有了可供实地调研的可能,于是只能转身将台...  

評分

錢穆先生往往對中國文化一味褒揚,深贊中庸文化,而對西方文化一味抹殺,有失偏頗。 而余英時先生卻常常站在西方文化的立場審視中國傳統文化之不足,亦不得文化傳承之要領。 《考古人類學隨筆》集結了張光直先生的一些隨想與訪談,深入淺出,是考古學與人類學兩學科的入門之作...

評分

錢穆先生往往對中國文化一味褒揚,深贊中庸文化,而對西方文化一味抹殺,有失偏頗。 而余英時先生卻常常站在西方文化的立場審視中國傳統文化之不足,亦不得文化傳承之要領。 《考古人類學隨筆》集結了張光直先生的一些隨想與訪談,深入淺出,是考古學與人類學兩學科的入門之作...

評分

錢穆先生往往對中國文化一味褒揚,深贊中庸文化,而對西方文化一味抹殺,有失偏頗。 而余英時先生卻常常站在西方文化的立場審視中國傳統文化之不足,亦不得文化傳承之要領。 《考古人類學隨筆》集結了張光直先生的一些隨想與訪談,深入淺出,是考古學與人類學兩學科的入門之作...

評分

台湾考古学界把卑南族和平埔族文明抬到了非常高的层面,一是因为李济、傅斯年、高去寻等人在20年代挖掘殷墟为代表的黄河流域文明之后,还来不及做多久的研究,便因为各种原因被迫中断,到了台湾之后,没有了原先的研究材料,更没有了可供实地调研的可能,于是只能转身将台...  

用戶評價

评分

當閑書來看,頗有興味。一門學問,到瞭最高境界,呼吸著上層的空氣,筆端流露齣的文字,就自然有種雍容大氣的質地。這種質地的養成,依靠的是知識、學識與內在體悟的積澱,非纔氣可緻。

评分

讀完最後訪談的最後一句,被讀書人的執著感動

评分

很正氣的老先生

评分

作者頗為平和認真。後半部分遠比前半部分好玩。在理論方麵,作者對美國新考古學學派的態度既有對立、批判和利用,又反復介紹之,感覺好像愛恨交纏哢哢。唯一的缺憾是標題,在我來看、實在不能算隨筆咳咳。

评分

這本可以快速瀏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