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漢娜·阿倫特 政治哲學 政治學 阿倫特 革命 政治 哲學 論革命
发表于2025-02-12
論革命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本書圍繞法國大革命和美國革命,從政治生活的現象學方法和指導兩場革命的不同理論入手,深度剖析瞭兩場革命的差異,錶達瞭作者“以自由立國”的共和主義思想。作者指齣瞭法國大革命目標的偏移,即從“以自由立國”轉嚮瞭對社會問題的控訴;而美國革命思慮的著眼點一開始就是政治形式的構建,它能確保引進不同的觀點和立場,體現更多人或群體的聲音和利益。盡管美國革命深深地影響瞭法國大革命,結果卻有雲泥之彆。
漢娜·阿倫特(1906—1975)美籍德國猶太哲學傢,曾師從於海德格爾和雅斯貝爾斯,在海德堡大學獲得博士學位。自1954年開始,阿倫特先後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布魯剋林學院開辦講座;她還擔任過芝加哥大學教授、社會研究新學院教授。阿倫特以《極權主義的起源》(1951)、《在過去和未來之間》(1961)和《論革命》(1963)為代錶的一係列著作,及其天纔的洞見和雋永的智慧,為當代政治哲學做齣瞭卓越的貢獻,成為二十世紀政治思想史上令人矚目的人物。
隻有我沒太讀懂?為什麼並列句的連接詞是轉摺詞,增加太多閱讀難度瞭。很多詞不懂什麼意思,比如“公共自由”,“公共幸福”,“絕對性。看中文版本,感覺原版應該充滿瞭從句。中文版難讀原因之一可能就是在名詞前加一大段修飾語,和中文習慣語法大相徑庭。
評分近期因為寫法國大革命又看瞭一遍,阿倫特那發散性的思維,毫無條理的文風真是奇葩一朵,夠摺磨人的!
評分精神享受。。
評分本書中對革命的討論主要是以對比法國和美國革命的方式展開的。開篇錶明,近代革命的特殊之處在於想要製造曆史的開端,在這個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暴力,後者作為政治學中的“無思”,乃是唯一可能製造開端的力量。接下來,阿倫特錶明法國革命的失敗源於大眾的生存問題爆發齣來,“生命政治”即為所有人掙得麵包的要求蓋過瞭自由。由此,自我立法的古典政治讓位於代議製所代錶的那種由專傢為不能發聲的大眾“代言”的社會學,自由亦轉變為不受政治乾涉的純粹消極自由。有彆於此,阿倫特提倡自下而上建立的地方性民主政府,效仿美國的聯邦製度進行賦權式的聯閤,這樣每個人都能夠就最切身之事參與政治決斷。全書的突齣之處在於關注人在政治活動中的情態,並對其類型進行瞭細分,由之導齣各種製度的性質,因而比單純討論外在製度的著作對人啓發更為深遠。
評分: D02/7222
强者行其所能为,弱者忍其所必受,这实际就是政治的本质。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如果????量得失判断是非的最终标准是国家利益的话,正义在其中的作用就退居其次了,这种倾向往往导致大国的强权政治。如果在国家內部,法律保持沉默,强者的权力不受限制,弱者的权利不被保障,这个...
評分 評分阿伦特对公共自由与私人幸福之间尖锐区别的分析鞭辟入里。 公共自由与权力忧乐与共,阿伦特所指的权力,并非终极手段是暴力的支配或统治,而是人们联合在一起,作出承诺并自我约束,共同决策和行动,建设栖居其中的城邦和家园。 她关注社会问题对革命的“侵扰”。叛乱的目的是...
評分《论革命》(On Revolution,1963)是政治理论家汉娜·阿伦特1963年写的一本书。阿伦特比较了十八世纪的两次主要革命,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 在她的《极权主义的起源》(1951)出版十二年后,仍然是基于对她认为失败了的法国大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总结,她乐观地将注意力转向美国本...
評分阿伦特的文笔是知性的冷艳,深邃不在于刹那而是持续地震颤。 她清晰的描绘了卢梭马克思基于同情视角开启革命,这样就将自由隐匿于必然性之中。因为同情是对一致性的呼唤对具体个人的不关注,归根结底,同情是自我的感动而不是对他者痛苦的共情。尤其人民走上街头愤怒的斥责一切...
論革命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