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詹明信的学生张旭东所选编,辑录了詹氏的十二篇批评理论论文,可以让读者一窥詹氏批评活动的时空跨度和理论特征。
詹明信认为后现代主义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而大众文化是后现代主义的形式。在西方理论界,在后现代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这两个于人们看来是相互排斥的问题领域,詹明信以其犀利的批评姿态和纵横裨阖的理论建构,奠定了其理论地位,留下了鲜明的个人印记,并改变了人们探讨这些问题的思路。作为西方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代表性人物,他那似乎无所不包的“大叙事”,并不是理论运作的框架,而是一种历史信念和乌托邦理想的投射。他的理论贡献对于已经陷入后现代文化工业及其意识形态沼泽的中国文化圈,仍有其理论和现实的意义。
P3 辩证法不是一种一劳永逸的来自主观的原则,而是人与环境和历史的永恒变化之间的近于绝望的搏斗。 真理是一个稍纵即逝的瞬间,为了在这个瞬间找到一个讲述历史变化和现实矛盾的叙事,人们不得不永无休止的向时间的激流、矛盾的不可穷尽的复杂性以及种种意识形态的蒙昧发起攻...
评分尚未读完,当更能理解“詹老师”的意图和批判性。以及他的文风。他式美国学界的成功者,但也式绝对的异类。等着我的读书笔记吧。
评分 评分 评分在当今的理论界,詹姆逊应该算是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一书是詹姆逊的一部文论集。他抱着一种宏大的抱负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系列意识形态。个人,阶级和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决定了各种形形色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于是詹姆逊开始致力于利用马克...
关于语言形式和语言逻辑,可惜对于这个时间的国中之人而言,最有效的存在的逻辑,还没有到达需要语言逻辑的启蒙的高度
评分上编的理论性、学术性过强,导致许多地方读得不明就里,稀里糊涂,需要留待以后再慢慢研读;下编则都是带有浓厚学院派色彩的文艺批评,尤其喜欢《后现代主义与消费社会》和《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这两篇文章,后者对鲁迅小说的分析尤为精彩。
评分同名文章不错,其他看不懂就不评价了
评分上编的马克思主义与历史主义和下编的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最佳,但最受启发的是德国批评传统和魔幻现实主义这两篇。全书的理论趣味在前言的采访中就可以知道了,“在我眼里,有关后现代的理论最终是一种经历理论”,“如果你总把自己局限于阶级,你就会很快陷入有关权力的政治考虑,这反而会让人丧失同经济结构的联系”。对许多有争议的部分都搁置或者居中了,比如阿多诺对本雅明的历史观和时间观的不同意,福柯和哈贝马斯的分歧。在“文物研究”,“存在历史主义”,“结构类型学”和“尼采式反历史主义”中更倾向存在历史主义,讲现实主义看做规范解体,现代主义看做规范重建,后现代则是精神分裂地想要回到原始。而这种原始不是origin,是beginning。在后现代部分涉及到最多的是德勒兹的千高原,现代部分则是萨特
评分《马克思主义与历史主义》 《拉康的想像界与符号界》 只能说自己学养太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