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牺惶,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读他的书,既不捧,也不摔,恰如其分地讲,他是个堂吉诃德。
《论语》有个优点,就是没有后人的那种虚伪劲儿。书中人物,夫子也好,十哲也好,都是普通人,喜怒笑骂,毫不遮掩。谁说伟大导师就得高大全,圣门弟子就得身披光芒?他们师生在一块儿,学生顶老师,老师骂学生,都被记下来。真我读《论语》,是读原典。孔子的想法是什么,要看原书。我的一切结论,是用孔子本人的话来讲话——不跟知识分子起哄,也不给人民群众拍马屁。
古人说,“衣食足而知荣辱”。其实,衣食足了,也未必知荣辱。学《论语》,有两条最难学,一是“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二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现在,哭着闹着学《论语》的,不妨先学这两条,试试看!
李零,1948年6月12日,祖籍山西武乡县,北京大学教授,著有:《中国方术正考》《中国方术续考》《十三篇综合研究》《兵以诈立》《简帛古考与学术源流》《入山与出塞》《铄古铸今》《放虎归山》《花间一壶酒》《李零自选集》等。
前言1:等不及小亦给我弄的签名本,自己先买来看了。于丹的《论语》《庄子》也有看,单位发的,不看白不看。 前言2:题目出自东坡先生于黄州所作小词《满庭芳》。 前言3:吾不过一介爱读闲书的草民,对所谓“文化界”是八辈子也没想过高攀,妄论这本学界一片称赞的...
评分前言1:等不及小亦给我弄的签名本,自己先买来看了。于丹的《论语》《庄子》也有看,单位发的,不看白不看。 前言2:题目出自东坡先生于黄州所作小词《满庭芳》。 前言3:吾不过一介爱读闲书的草民,对所谓“文化界”是八辈子也没想过高攀,妄论这本学界一片称赞的...
评分经偶像推荐,我买了李零的《丧家狗》和傅佩荣的《论语解读》,各读了前面的一部分,觉得我更喜欢李零一些。问其究竟,大约是,李零这样的老头,依然散发着愤青的可爱,不时地加入自己的看法,让人觉得有个人在对面跟你头头是道地交流,唾沫星子四溅。 傅老荣弄得更客观些,他...
评分这书开始大肆宣传时,有些抵触。心想大概也是不入流之作,跟风炒作而已。毕竟,近年解读之类书中,好书不多,心生警惕。论语也有点过热,解者或挂论语卖膏药,或借孔子上青云。一片喧闹,无论毁誉,或过其实,或损其真。 前段时间,偶然读到李零谈及论语的一篇文章,感觉不错,...
评分一直以来,在我个人思想体系中传统文化这一块,都是“重道轻儒”。《道德经》原篇解读看过不少,《论语》却是从未读全。要说原因,也挺简单,儒家是显学,仁义道德讲了几千年,假仁假义的占了多数,难免反感。但是为反而反,不过是感情用事。不自己认清,批评也无从谈起。当年...
确实讲其他讲《论语》的书击的粉碎,我表示已无力评价此书,但我充分明白,一个人或一个群体要有闲暇的精力才会去搞其他诸如仁啊礼啊这类精神产物,所以贫民因为生计不懂高雅,而富人沉于享乐也无暇顾他,社会就这样愈来愈劣。推荐此书,帮助你了解孔子,了解《论语》。
评分解构了神话和屁话,还原了一个活着的孔子,这就够了,你还指望造出什么来,一个新的神话?孔子求仁得仁了,但世界并没变,李老师也求得了,世界还是没变,你还指望构个啥?
评分夫子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要什么解读?于丹算了吧,李零算了吧,保安保重吧。大家都自行其是吧
评分李老师辣评孔子及《论语》,从全书的论述方式来看,可以发现课堂教学的痕迹犹存。于文本的细致解读之余,还有诸多尖锐的现实批判在。“丧家狗”书名争议虽然大,我却认为其是足以最恰切地形容孔子式知识分子(也是相当比例的中国读书人)可怜的存在方式的称号了,但孔子毕竟又是一位可爱又有一点迂腐的老头儿,要打倒的并不是他,而是后来那些造神的蠢类捏出的偶像/教主。
评分夫子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要什么解读?于丹算了吧,李零算了吧,保安保重吧。大家都自行其是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