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简明而精要的《老子》最新读本。《老子》睿智深刻,篇幅很短,意境很深。形式上、内容上、叙述逻辑上、文学手法上都很有特点。本书可以帮助读者精准而最少障碍地阅读并理解《老子》文本,真切地感受古典时代的人文气息,从而深入领悟和吸纳先秦子学的思想智慧。
李零,生于1948年,祖籍山西武乡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77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参与金文资料的整理和研究。1979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师从张政娘先生作殷周铜器研究。1982年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82—1983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队从事考古发掘。1983—1985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从事先秦土地制度史的研究。1985年至今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 李零教授长期从事考古、古文字和古文献的研究,著有《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研究》、《放虎归山》、《中国方术(正)考》、《中国方术续考》、《(孙子)古本研究》、《吴孙子发微》、《郭店楚简校读记》、《上博楚简三篇校读记》、《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花间一壶酒》等。
读罢此书,我想起了曾常备案头的工具书,《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怎么翻译?列出原文——翻译——注释。 李零这次就是这么做的。本以为他会有所发挥,借此书讲出玄而又玄的道理,哪成想,原来大叔竟是标题党。 道家喜欢玩神秘,把老子弄得神龙见首不见尾。现在的文人也喜欢附...
评分目前我们看到的通行本《老子》,是“王弼本”,即三国魏时代的王弼作注的《老子》。 另一个流传于民间,后来成为道教“钦定本”的称为“河上公本”,文字与王弼本略有出入。 但是新中国以来,先后在湖北荆门郭店和湖南长沙马王堆发掘出了《老子》的出土文献,其中郭店楚简称为...
评分 评分一本《道德经》,就好像李零说的,寂兮寥兮,空旷寂静,从头看到尾,如入无人之境,一个人都没有。不像《论语》,老师学生156人轮番出场,十分热闹。 孔子看着礼崩乐坏、世风日下特着急。鲁国不容,他便抛妻弃子带着弟子周游列国,兜售他的政治理念,口干舌燥,灰头土脸。孔子...
评分“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老子》正好相反,它强调的是作“天下谷”、“天下溪”、“天下之牝”,甘居下流,不争上游(第28和第61章)。司马谈说,道家的特点是“去健羡,绌聪明”(《史记·太史公自序》引《六家要指》),什么贵柔贵弱好像水呀,什么要当女人...
老子比孔子有意思多了,虽然也胡诌得更多。只是李零考据太多,衍生分析太少。
评分最近和朋友推荐有名的“好熊”熊逸的《中国思想地图-老子》在一起作比较阅读,高下立判。李零固然也有嬉笑怒骂寻开心,但学问根基和逻辑能力是在那里的。学术文章的经验积累,也排除了业余爱好者满嘴跑火车的弱点。值得重读。
评分涨了不少扯淡的姿势
评分2015年10月7日读毕,为读《图解老子详解》作准备,老子的思维很独特,很多道理来自于生活中的常识:(1)人活着时身体软,人死后身体硬,因此以弱胜强;(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做事是第一重要的;(3)以静制动,则用男女之事来做比喻;(4)舌齿之喻,齿刚硬,但是脱落早;舌柔软,跟终生;(5)水往低处流,水至柔,也是世间之至刚。
评分又抄完一种啦~从文献上讲,以帛书作为首选,参考了简本、王本、严本、河本、想本、傅本,梳理比较清晰,偶尔有错的地方,比如美言可以市尊,尊字应属下句,死而不忘者寿,忘应该读亡,不读忘。评论部分,一直很左。不过平心而论,是现在最易读的《老子》注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