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自由

逃避自由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艾裏希·弗洛姆,著名德裔美籍心理學傢、精神分析學傢、哲學傢。1900年生於德國法蘭剋福猶太人傢庭,1922年獲德國海德堡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是二十年代“法蘭剋福學派”重要成員。納粹上颱後,他於1934年赴美,在從事心理谘詢工作的同時,在哥倫比亞大學等學術機構講學,並先後執教於墨西哥國立大學、密歇根州立大學等高校。1980年弗洛姆病逝於瑞士洛伽諾。

弗洛姆的研究植根於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和馬剋思主義哲學理論。他認為人是各自所在的産物,在現代工業化社會,人變得越來越自我疏離,這種孤立感導緻人們潛意識下渴望與他人結閤、聯係。

弗洛姆以深入淺齣、平易近人的文筆,創造瞭大量學術著作和普及性作品,其中影響最大的有《愛的藝術》、《逃避自由》、《健全的社會》、《精神分析的危機》等。

出版者:誌文
作者:Erich Fromm
出品人:
頁數:274
译者:
出版時間:2002-10
價格: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9575450335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心理學 
  • E.佛洛姆 
  • 哲學 
  • 佛洛姆 
  • 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 
  • ErichFromm 
  • 弗洛姆 
  • 自由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2002年新一版一刷,譯者管韻鈴,叢書號不變,仍為新潮文庫37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1933年,因为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弗洛姆不得不离开法兰克福的社会研究所,从德国移民到美国。纳粹党的逆行倒施,给作为人本主义哲学家的弗洛姆带来了巨大的刺激。而就在前一年,弗洛姆在《精神分析的性格理论及其社会学的意义》一文中提出了他的著名的“动态社会性格理论”...  

評分

读这本书,首先应当注意作者的两个身份背景,一是他出生于德国,二是他的犹太家庭背景。注意到这两点,就不会把本书仅仅看作是心理学或者精神分析的著作。事实上,弗洛姆的目光着眼点,恰好在于德国社会何以会产生纳粹的疯狂和灾难,他要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说,为什么人们在获得...  

評分

这本书主要是从欧洲历史着眼。人在文艺复兴以前的社会中(主要是指中世纪)缺乏自由,但却处在稳定的社会结构中。社会虽然严格的规定了每个人的社会身分和地位,不许越雷池半步,但同时也给余个人以保障和安全感,使人不用为自己的前途、命运担心。(参考封建时代或改革开放前...  

評分

时至今日,距离弗洛姆所属的法兰克福学派的兴盛时期,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弗洛姆本人离世也已三十年矣。那些提倡无私奉献、利他主义和牺牲精神,曾经烜赫一时的集权国家早已烟消云散,或是只留下一个苟延残喘的残躯。这一点作为中国人想必有着深刻的体认。然而旧的权威的破灭...  

評分

读这本书,首先应当注意作者的两个身份背景,一是他出生于德国,二是他的犹太家庭背景。注意到这两点,就不会把本书仅仅看作是心理学或者精神分析的著作。事实上,弗洛姆的目光着眼点,恰好在于德国社会何以会产生纳粹的疯狂和灾难,他要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说,为什么人们在获得...  

用戶評價

评分

醍醐灌頂

评分

其實讀的是舊本,泛黃的小書,很輕。

评分

因為先看瞭較後寫成的《為自己的人》,覺得看瞭那本以後,就不用看這本瞭。《為》是這一本更深入、更係統的總結。

评分

寂寞與自由

评分

前現代社會中的人雖然沒有政治和經濟上的自由,但他們在封閉的社會空間中有固定的位置,人們和自然緊緊相連。經過瞭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個人擺脫瞭經濟及政治紐帶的束縛,但同時也擺脫瞭曾給他安全感和歸屬感的那些紐帶。失去瞭在社會中的固定位置的個人找不到生活的意義所在,於是他被個人的孤獨感、微不足道感和無能為力感所淹沒。切斷瞭始發紐帶的個人在現代社會中為瞭剋服孤獨會形成權威主義人格,或者通過消弭個人自我與社會之間的鴻溝的方式來剋服孤獨(趨同)。作者認為前者的逃避機製在納粹主義中得到瞭很好的體現,而後者的機製則在現代民主社會中有所體現。作者鼓勵現代人去追求一種積極自由,也就是要實現自我,要通過一種自發性的創造與愛去剋服孤獨,同時也不用犧牲自我的完整性。一般來說,藝術傢、孩子是最有可能進行自發行為的群體。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