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皓明 1985年獲北京大學法學士。1989年赴美國。起初供職於印第安納大學概念與認知研究中心(Center for Concept and Cognition);後轉入該校比較文學係就讀。其間獲“德國之心”(Heart of Germany)奬學金,赴柏林自由大學留學。1993年由印第安納大學授文科碩士(M.A.)。同年入耶魯大學攻讀比較文學博士學位。1994夏及1995年夏兩度獲馬科希•卡德基金(Max Kade Fund)資助,先後赴德國海德伯格大學與圖賓根大學進修。1999-2000年間獲“德意誌學術交流服務基金”(DAAD)資助,再赴柏林自由大學從事研究。2001年從耶魯畢業,授博士。博士論文為《廢名和裏爾剋作品中童年經驗的轉化》。撰寫博士論文期間曾獲《中國時報》“青年學者奬”。畢業後敎授於衛斯理學院(Wellesley College)和衛斯理安大學(Wesleyan University)。2003年起任敎於凡薩學院(Vassar College)至今。2001-2007年期間,獲衛斯理及凡薩學院贊助,多次赴德從事研究。近年來在國內的學術活動包括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南京大學、華東師範大學進行學術講座。
治學範圍包括18世紀德意誌文學和哲學、德意誌觀念論和德意誌以及英吉利浪漫主義,萊納•馬利亞•裏爾剋與以斯拉•龐德的現代德文與英文詩歌,古希臘羅馬竪琴詩歌,歐洲現代哲學和批評理論,中國中古文學以及中國現代詩歌。已齣版書籍包括裏爾剋《杜伊諾哀歌》的翻譯和簡注(瀋陽:遼敎,2005。颱灣版:颱北:商務,2005),侯世達(Douglas R. Hofstadter)《哥德爾,埃捨爾,巴赫:集異璧之大成》(Gödel, Escher Bach, an Eternal Braid)的翻譯(北京:商務,1996)。自1990年代中期起在《讀書》等國內中文刊物上發錶二十餘篇批評西方文學與哲學的文章、中文電影影評、中文新詩研究以及當代中國文化批判。此外還有數篇外文學術論文發錶,分彆討論伽達默爾、廢名、周作人以及龐德等,分布於《思辨哲學學報》(The Journal of Speculative Philosophy)、《現代中國文學與文化》(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與《泰東》(Asia Major)等學術刊物。
Peter Hoffmann, "'Nah ist / Und schwer zu fassen der Gott' -- Einige Bemerkungen zu Liu Haomings Übersetzung der späten Gedichte Hölderlins." Hefte für ostasiatische Literatur 55 (November 2013): 97-125. 《近了,/且难以容纳,是那神:评刘皓明的荷尔...
評分汉语荷尔德林的意味和形式 刘皓明先生所译《荷尔德林后期诗歌集》(下简称《荷诗集》)在西诗汉译史上必将是一座里程碑。它所记载的,不是将通常的表意文字从一种语言卸载、搬运和堆垒到另一种语言中的工作。它所标示的,是一件以语言为材料的艺术品在另一种语言中的艰难重...
評分Germanistik: Internationales Referatenorgan mit bibliographischen Hinweisen. Band 50 (2009) Heft. 3-4. Tübingen: Niemeyer. S.801-802. Hrsg. von Wilfried Barner, Ulla Fix, Jürgen Fohrmann, Klaus Grubmüller, Helmut Henne, Johannes Janota, Christine Lubkoll...
評分【年度致敬】2009图书出版报告(非虚构类):568种图书构成的世界 作者: 刘苏里 2010-02-10 20:40:48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http://www.infzm.com/content/41574 图书是思想的载体,2009年的图书出版,依然呈现出各种思潮风向标的特征 ...
評分【年度致敬】2009图书出版报告(非虚构类):568种图书构成的世界 作者: 刘苏里 2010-02-10 20:40:48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http://www.infzm.com/content/41574 图书是思想的载体,2009年的图书出版,依然呈现出各种思潮风向标的特征 ...
劉老師何不用魏晉詩法試譯賀拉修w 裝幀漂亮,比譯文那套精裝格雷厄姆格林手感還好~
评分後悔以前沒有買三捲本,就算是這本普及版,最近基本都下架瞭,趕上瞭博庫網的最後一本。劉皓明的譯本還是不可忽視的,有很強的實驗性,也很風格化。雖然dasha批評過他,但自己倒是挺喜歡的。
评分譯者花大篇幅講述他認為的譯作原則,結果翻開詩篇發現人是不是沒什麼就講什麼…
评分個人懷疑這種翻譯理念,比起來更喜歡海子在談論他喜歡的荷爾德林時那幾句流暢無比的詩行。自然也很希望能在翻譯中真正容納荷爾德林的德語,但既然力求準確,那不得不質問這種生造的斷裂、“語言的痂與膙”真的能在漢語中塑造齣等價的經驗嗎?是否連他筆下那些流暢、清晰、散發光芒的詩行也不能保存呢?
评分譯者反對信達雅的翻譯原則,推崇盡力貼近作者語言習慣的異化式翻譯……我覺得挺有道理,但是讀這樣的書真的纍哭……俗人如我還是喜歡信達雅。話說感覺荷爾德林寫詩的時候很喜歡用“印度河”這個意象……作為一個德國人?我唯一能想到的聯係是雅利安?但是時間好像又對不上?算瞭就當他特彆喜歡印度河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