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與罰》是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的代錶作。故事發生在19世紀60年代的彼得堡。主人公拉斯科利尼夫原在彼得堡大學攻讀法律,但迫於窮睏,不得不中途輟學。他衣食無著,債颱高築,四顧茫茫,便鋌而走險,殺死一個放高利貸的老太婆,搶走她的錢財。為瞭殺人滅口,還順帶殺死瞭老太婆的妹妹。盡管他有一套殺人理論,在實施殺人計劃後,飽受良心的煎熬和懲罰,終於去自首瞭。他走上瞭接受懲罰和服苦役之路,決心用人間的苦難來洗淨自己的罪孽,洗淨自己的靈魂。
作者簡介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是19世紀俄國文壇上一顆璀璨的明星,是享有世界聲譽的一位小說傢,與列夫·托爾斯泰、屠格涅夫齊名,三人被稱為俄羅斯文學的“三巨頭”。他所走過的是一條極為艱辛與復雜的生活與創作道路,是俄國文學史上最復雜、最矛盾的作傢之一。主要作品有《罪與罰》、《白癡》、《群魔》、《卡拉馬佐夫兄弟》、《死屋手記》、《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人》、《地下室手記》等。
譯者簡介
臧仲倫,當代著名翻譯傢,江蘇武進人。所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尤多,如《罪與罰》、《白癡》、《群魔》、《卡拉馬佐夫兄弟》、《死屋手記》、《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人》、《地下室手記》等,其他譯作有《驛站長》、《欽察大臣》、《塔拉斯·布爾巴》、《往事與隨想》(與巴金閤譯),以及列夫·托爾斯泰的中短篇傑作、亞·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名劇《大雷雨》、屠格涅夫的《文論》等,影響廣遠。
从人本主义到神本主义——读《罪与罚》作者:陈翰捷 提交日期:2007-7-4 9:06:00 | 分类: | 访问量:38 “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见了大光;住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们。”(以赛亚书9章2节) 冰冷而辽阔的俄罗斯大地,有着广袤的草原、蜿蜒的河流、铺天...
評分青年拉斯科尼科夫杀了两个人,一个是计划内的,一个是计划外的。事实上,在整个犯罪过程中充满了计划外因素,某种恐惧使他连大门没关这个严重的事实都忽略了。放下斧头那一刻起他就崩溃了:“难道是我杀死了老太婆吗?我杀死了我自己,而不是老太婆。” 拉斯科尼科夫...
評分从人本主义到神本主义——读《罪与罚》作者:陈翰捷 提交日期:2007-7-4 9:06:00 | 分类: | 访问量:38 “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见了大光;住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们。”(以赛亚书9章2节) 冰冷而辽阔的俄罗斯大地,有着广袤的草原、蜿蜒的河流、铺天...
評分(一)暗战 读完一半后,才渐渐恍觉陀氏的《罪与罚》的价值所在:犯罪心理领域的“至尊宝典”和取之不尽常用常新的素材库。严肃周密的文学理论统统没搞明白,到最后完全是被波尔菲丽和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心理暗战”着迷得一塌糊涂。银河映像曾出品过类似这种两个男主人公...
評分陀思妥耶夫斯基协同拉斯科尔尼科夫共同抛出了一个又一个关于罪与罚的问题,与此同时我接连不断的把这些问题一个又一个的抛给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拉斯科尔尼科夫,因为作为19世纪最重要的发问大师之一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提出的问题压的我喘息不得,而虚无主义者拉斯科尔尼科夫...
人性尚存
评分對這書實在沒什麼可說的,臧仲倫的譯筆非常流暢。
评分看的第一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書,整頁整頁的心理描寫和對白讓人印象深刻。裏麵的女性角色都好動人啊,索尼婭簡直就是來救拉斯柯尼科夫的天使。——“難道我殺死拉老太婆嗎?我殺死的是我自己,而不是老太婆。”
评分偷偷叫一聲陀思妥耶夫斯基“爸爸”,因為太懂我。也正因為太有精神共振,這都成為危險的閱讀,鼓勵你隨時暴走。
评分與嶽麟譯本保留法語德語原文加註解釋不一樣,臧仲倫全部漢譯後再加註說明語言倒使更容易睏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